秋冻如何预防 秋冻的注意事项 秋季泡脚有什么好处
秋冻如何预防
这五种人千万别冻着
1、肺不好的人
可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中医师周继朴说,“秋冻”也是有条件的。
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秋冻”。因为慢性肺病的患者一般身体虚弱,寒邪易乘虚而入,造成气管、支气管等痉挛,从而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或加重。
2、心血管不好的人
血压波动、心血管事件发生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系疾病多与机体内的津、血运行不畅相关。由于津、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因此津、血的运行状态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大。
寒性收引,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心脉失养,从而引发血压的波动及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因此,心血管病的患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尤其要注意。
3、关节不好的人
让关节病雪上加霜
在刮风、下雨、下雪、寒潮等天气变化来临时,约有90%的人都会出现关节疼痛或疼痛加重的症状。因此关节病患者“秋冻”不能随便冻,尤其要对人体重要部位加强保护,寒冷会让关节炎患者感到不适。
4、糖尿病患者
防血管痉挛,出现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冻”,一是因为“秋冻”容易感冒,长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季节交替、忽冷忽热时容易感冒;
二是以防血管痉挛,当糖友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时,会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而其常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5、胃肠不好的人
一般正气不足,很容易感冒
胃是多气多血之腑,寒则收引,受凉后气血运行不畅,则会诸症蜂起,或吐或泄,或胀或痛。
胃肠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患者,对待秋冻要小心。一般自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易发季节,溃疡患者一般正气不足,很多人平时都手足不温,容易感冒。
另外,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杨国华主任医师提醒,像肚脐、脖子和双脚等初秋可冻不得,反而要捂一捂。
这5个部位千万不能冻
头部——诸阳之会
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秋季尤其不宜晨起洗头,否则易受风寒。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偏头痛人群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最好戴个帽子。
脖子——血管颇多
颈部有很多血管,颈部血管受冷,不利于脑部供血,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感觉肩颈凉的人可以出门给自己围个围脖。
腹部——脏器众多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
而肚脐眼部分又称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需要保护好。
关节——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应格外注意,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若是膝关节觉得冷,可以给自己加一个护膝,或者将双手搓热覆在关节上。
双脚——离心脏最远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秋冻要小心,那么初秋我们应该怎样来养生才不会留下老病根呢?
会挨冻的人不生病
1.秋冻必须顺应天时
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偏高,气候变化比较平缓,此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适当“冻一冻”是有益健康的。
晚秋时节,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2.南北方秋冻有区别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
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泡脚暖身祛病胜补药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合适的水温、水量和时间都非常重要,最好再来点足底按摩,那就更加完美了。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成年人的泡脚最佳水温在38℃~43℃左右,比人体温度稍高一点便可,老年人和小孩儿的泡脚最佳水温在35℃~40℃左右。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假如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泡脚不同于洗脚,水位最好高一些,以没到膝盖为宜,可以对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都起到作用。
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泡脚时间过长,血管长时间扩张,容易引起脚部皮肤破皮。正确的做法是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约30分钟为宜,老年人的泡脚时间以20分钟为宜,小孩儿的泡脚时间以15分钟为宜。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下都有相应投影,脚底有六十余个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上下贯通、平衡阴阳、扩张血管、温煦脏腑,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保健作用。足底按摩一般间隔1~3日一次为宜。因为按摩消耗气血,即使是轻柔的手法做按摩,也会使气血循环加快,有所消耗。间隔1~3天,就能让身体充分休养,恢复受损耗的气血,达到养生的目的。足底按摩的各种手法都是为了舒适、放松,所以尽量以无痛为原则。
用什么“泡脚”
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加上地心引力的影响,血液回流时就特别费劲。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如果脚部受凉,就会全身寒冷,机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就可能乘虚而入。
热水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如果每天适度泡脚,就等于在身体的下部加了一个“泵”,不仅可以助心脏一臂之力,加速血液循环,达到增加机体抵抗力的功效;还可以改善脚部皮肤、达到缓解和消除疲劳的功效。
而且,在热水中加入不同的材料才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加入牛奶可以滋润皮肤,加入薰衣草可以改善睡眠,加入剩茶叶可以治疗脚气,加入生姜可祛除寒气、加入艾叶可温肺等等。
泡脚的禁忌症
人们常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然而,泡脚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适应,也需对症下药。
太饱太饿时不宜泡脚因为此时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还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有特殊疾病的患者不宜泡脚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因为这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温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脚步患有皮肤病者不宜泡脚脚部有严重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的患者不宜泡脚,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儿童不宜泡脚儿童是“纯阳之体”,就容易发热,爱上火。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特别是婴幼儿,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烫了。但他们又不太会表达,所以很容易烫伤柔嫩的皮肤。所以不建议婴幼儿用热水泡脚。每天用温水把小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女性经期别乱用中药泡脚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
热点排行
- 四物汤的服用禁忌 四物汤不能乱喝哦 四物汤有点温燥,体质偏热或者内火比较旺盛的人不要多喝,容易长痘或者是上 … [详情]
- 打疫苗时哪些食物不能吃 打疫苗的饮食禁忌 有可乐果成份的食材都不适合吃,如现磨咖啡类食材,也有浓茶水也不可以喝, … [详情]
- 哪些人群不适合吃兔子肉 兔子肉的禁忌人群 适宜老人、妇女,也是肥胖者和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肉食; … [详情]
- 蛏子的食用禁忌 蛏子不能和哪些东西一起吃 蛏子的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比如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可以 … [详情]
- 什么是尿疗 尿疗的服用方法 什么是尿疗?喝尿治疗疾病的疗法,简称尿疗!通过饮用尿液来达到治疗疾病的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塑料造大米”是谣言 其实塑料比大米还贵 “塑料造大米”是谣言 其实塑料比大米还贵 … [详情]
- 麝香食疗作用 麝香的成分 麝香食疗作用,说到麝香,可能很多朋友都有听说过,但是具体的用处很多人都 … [详情]
- 自然流产能流干净吗 自然流产后注意事项 自然流产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遗留生殖器官炎症、损伤, … [详情]
- 中医治咳秘籍你知道吗 五大名医的治咳方法一起看看吧 咳嗽声嘶者,辨为血虚受热,用青黛、蛤粉、蜜调服。久嗽风入肺者,用鹅管石 … [详情]
- 吃素的坏处 人不吃肉好吗? 今天在养生群(90897302)里,有位朋友说最好的养生方法是吃素,那么不吃肉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