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蒺藜的功效作用 蒺藜治肝经风邪所致的头晕目眩

蒺藜的功效作用 蒺藜治肝经风邪所致的头晕目眩

来源:中药360 时间:2020-05-03 07:04 编辑:liuhailing 手机版访问
导读:治肝郁所致的胸胁胀闷疼痛。前人认为蒺藜有行血去瘀作用,现代根据这一原理,试用白蒺藜9g,配参三七2.4g内服,治冠心病绞痛,有一定效果。...

   蒺藜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蒺藜子。

  别名:刺蒺藜,硬蒺藜。

  来源:为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近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及北方各省。

  性状鉴别:五个小坚果聚成星球状复果。具10个粗大木质的硬刺,顶端俩俩相接,呈五角星状。商品多脱开为单个小坚果,桔瓤片状,长7~8毫米,宽4~5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黄色并有网状花纹,弓形面有长,短刺各一对,气微,味淡。以颗粒均匀,饱满坚实,色黄绿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油、剌蒺藜甙、生物碱、脂肪油等。

  药理作用:疏肝熄风、行瘀去滞。能解郁、明目、止痒,其他用为降压(水浸液能降低麻醉动物的血压)、镇静。临床观察认为可能还有抗过敏作用。

  炮制:去剌盐炒。

  性味:苦温。

  归经:入肝、肺经。

  功能:散风,疏肝,明目行血。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多泪,乳汁不下。

  临床应用:1、治肝经风邪所致的头晕目眩,取其有降压、镇静作用。现代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表现头痛头晕者,多用蒺藜配牛膝、钩藤等,方如平肝降压汤(见牛膝项下)。

  2、为眼科常用药,治目赤多泪、或痛或痒、视物模糊、有外眼翳障,适用于风热较轻的角膜炎、角膜炎退行期,或急性结膜炎,常配木贼决明子谷精草等清热明目药。

  3、治风热所致的皮肤发痒和皮诊,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某些类型的慢性湿疹等,常配其它散风热药如蝉蜕防风以及养血药如首乌、当归,方如蒺藜消风饮。

  4、治肝郁所致的胸胁胀闷疼痛。前人认为蒺藜有行血去瘀作用,现代根据这一原理,试用白蒺藜9g,配参三七2.4g内服,治冠心病绞痛,有一定效果。

  用量:6~12g。

  处方举例:蒺藜消风饮:白蒺藜9g、防风6g、荆芥9g、蝉蜕3g、川芎3g、赤芍6g、首乌9g、当归9g、生地12g、甘草3g,水煎服。

  注:另有一种软蒺藜,原植物为藜科的西伯利亚滨藜的果实(胞果)。性状为扁平扇形,上棕色,粗糙,有主脉三条,放射状隆起,细脉网状。老熟时果实基部有剌状突起,质软不刺手,果皮种皮均薄,剥去后内有油质的胚与胚乳。气微,味微酸咸,天津两种蒺藜均用。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