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甘松的功效

甘松的功效

来源:中药360 时间:2013-10-05 08:54 编辑:liuhaiqiu 手机版访问
导读:甘松主治:诸风脾郁、腹胀痛、风疳、癔病、脚气、痔漏。 ...

  《中药大全》甘松的记载:甘松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

  别名:香松。

  来源:为败酱草科植物甘松香的根茎。均为野生。商品中以川甘松香气浓者为佳。

  产地: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南坪。此外,青海等地亦产。

  性状鉴别:干燥的根茎弯曲如虾,上粗下细,长约5~13厘米。表面皱缩呈棕褐色,常裂成片状,中心木质部灰棕色,老根下部为单一中柱,而上部2~4个分体中柱。体轻泡。有特殊的浓郁的香气,味甘而略带苦。

  以身干、主根肥壮、气芳香、味浓,条长无杂质者为佳。

  主要成分:根茎含马兜铃烯-1(10)-2——酮、甘松酮、德比酮、缬草酮、甘松新酮、广藿香醇等。

  甘松的功效与作用:甘松有理气止痛之功。

  1、有镇静中枢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安定作用,以乙醇提取物效力最高。大剂量则有毒,1.5/k~3.75/kg可致死。

  2、甘松并有抗心律不整的作用,具有一般较安全的药物。对异位性室性节律的抑制,强于奎尼丁及甘松挥发油。但对洋地黄引起的室性心律不整,无保护作用。

  3、甘松对平滑肌有直接作用;在给豚鼠喷射组织的胺前、后,应用甘松可使支气管扩张。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大肠、小肠、子宫、支气管),具有拮抗组织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还能拮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

  炮制:切段、生用。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理气止痛,醒脾健胃。

  

  《中药大全》甘松的记载:甘松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

  别名:香松。

  来源:为败酱草科植物甘松香的根茎。均为野生。商品中以川甘松香气浓者为佳。

  产地: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南坪。此外,青海等地亦产。

  性状鉴别:干燥的根茎弯曲如虾,上粗下细,长约5~13厘米。表面皱缩呈棕褐色,常裂成片状,中心木质部灰棕色,老根下部为单一中柱,而上部2~4个分体中柱。体轻泡。有特殊的浓郁的香气,味甘而略带苦。

  以身干、主根肥壮、气芳香、味浓,条长无杂质者为佳。

  主要成分:根茎含马兜铃烯-1(10)-2——酮、甘松酮、德比酮、缬草酮、甘松新酮、广藿香醇等。

  甘松的功效与作用:甘松有理气止痛之功。

  1、有镇静中枢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安定作用,以乙醇提取物效力最高。大剂量则有毒,1.5/k~3.75/kg可致死。

  2、甘松并有抗心律不整的作用,具有一般较安全的药物。对异位性室性节律的抑制,强于奎尼丁及甘松挥发油。但对洋地黄引起的室性心律不整,无保护作用。

  3、甘松对平滑肌有直接作用;在给豚鼠喷射组织的胺前、后,应用甘松可使支气管扩张。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大肠、小肠、子宫、支气管),具有拮抗组织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还能拮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

  炮制:切段、生用。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理气止痛,醒脾健胃。

  主治:诸风脾郁、腹胀痛、风疳、癔病、脚气、痔漏。

  临床应用:甘松醒脾畅胃之药,治心腹卒痛,消脘腹胀满,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1、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常与当归白芍等配伍,有温而不燥,甘而不滞之功,治脾阳虚,可与三柰配伍同用。

  2、治霍乱转筋,甘松为必要之药,可与附片、黄连吴茱萸等配伍,治真寒霍乱,极有捷奏之效。

  使用注意:气虚血热者忌服。

  用量:2~4.5g;或入丸、散。外用:泡水含漱或煎水洗患处。

  处方举例:1、香松汤(《普济方》)治湿脚气,收湿拔毒;甘松、荷叶心、藁本。三味煎汤洗之。

  2、治神经性胃痛及各种肠胃疼痛(《四川中药志》):甘松香、木香香附沉香。煎水服。

  3、治癔病,神经衰弱,肠胃痉挛等,江西(《中草药学》):甘松18g,广皮4.5g,水500毫升,浸于热水中三小时(每半小时内煮沸一次)。分十二次服,日服六次。

  注:云南亦产一种甘松,为同属植物大花甘松香,与甘松的区别为:植物较矮,花茎一般高15~20厘米;叶较宽,呈倒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较大;花萼亦大,子房被毛。生药形状与上种相似,但较粗大,长约13厘米,直径约1.5厘米,基生叶残茎多,多呈纤维状,呈灰棕色;根茎较长,四棱形,常数个连在一条主根上,香气较弱。质量较差,故使用不广。

  临床应用:甘松醒脾畅胃之药,治心腹卒痛,消脘腹胀满,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1、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常与当归、白芍等配伍,有温而不燥,甘而不滞之功,治脾阳虚,可与三柰配伍同用。

  2、治霍乱转筋,甘松为必要之药,可与附片、黄连、吴茱萸等配伍,治真寒霍乱,极有捷奏之效。

  使用注意:气虚血热者忌服。

  用量:2~4.5g;或入丸、散。外用:泡水含漱或煎水洗患处。

  处方举例:1、香松汤(《普济方》)治湿脚气,收湿拔毒;甘松、荷叶心、藁本。三味煎汤洗之。

  2、治神经性胃痛及各种肠胃疼痛(《四川中药志》):甘松香、木香、香附、沉香。煎水服。

  3、治癔病,神经衰弱,肠胃痉挛等,江西(《中草药学》):甘松18g,广皮4.5g,水500毫升,浸于热水中三小时(每半小时内煮沸一次)。分十二次服,日服六次。

  注:云南亦产一种甘松,为同属植物大花甘松香,与甘松的区别为:植物较矮,花茎一般高15~20厘米;叶较宽,呈倒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较大;花萼亦大,子房被毛。生药形状与上种相似,但较粗大,长约13厘米,直径约1.5厘米,基生叶残茎多,多呈纤维状,呈灰棕色;根茎较长,四棱形,常数个连在一条主根上,香气较弱。质量较差,故使用不广。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