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火草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2-03-17 16:15 编辑:admin 手机版访问
导读:【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Bái Yè Huǒ Cǎo【英文名】Nagens Groundsel【别名】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大白叶子火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植物白千里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Bái Yè Huǒ Cǎo
【英文名】Nagens Groundsel
【别名】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大白叶子火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植物白千里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nagensium C. B. Clarke [Synotis nagensium (G. B. Clarke) C. Jeffery et Y. l.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白千里光 亚灌木,高约1.5m。全株被白色茸毛。茎直立,白色。叶互生;叶柄长约1cm,白色,有毛;叶片倒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密被白色茸毛。由头状花序组成的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舌状花,管状花均为黄色,花瓣长约8mm,有较多的白毛;雄蕊5,子房无毛。瘦果,圆柱形,有棱,冠毛白色,较硬。花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沿、荒地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散风热;定喘咳;利水湿。主感冒发热;咳喘;小便淋涩;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祛风,暖胃,消疮毒。治刀伤,腹痛,腹泻,哮喘。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发散,定喘,驱虫。治感冒高热,尿赤尿闭,肾炎水肿,气管、支气管炎,哮喘,蛔虫症。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Bái Yè Huǒ Cǎo
【英文名】Nagens Groundsel
【别名】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大白叶子火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植物白千里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nagensium C. B. Clarke [Synotis nagensium (G. B. Clarke) C. Jeffery et Y. l.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白千里光 亚灌木,高约1.5m。全株被白色茸毛。茎直立,白色。叶互生;叶柄长约1cm,白色,有毛;叶片倒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密被白色茸毛。由头状花序组成的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舌状花,管状花均为黄色,花瓣长约8mm,有较多的白毛;雄蕊5,子房无毛。瘦果,圆柱形,有棱,冠毛白色,较硬。花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沿、荒地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散风热;定喘咳;利水湿。主感冒发热;咳喘;小便淋涩;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祛风,暖胃,消疮毒。治刀伤,腹痛,腹泻,哮喘。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发散,定喘,驱虫。治感冒高热,尿赤尿闭,肾炎水肿,气管、支气管炎,哮喘,蛔虫症。
【摘录】《中华本草》
热点排行
-
南非叶的功效与作用 南非叶的吃法 南非叶因其是生长在南非而得名的,是一种草药,可以用来治疗腹泻、疟疾等疾 … [详情]
-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 贝贝南瓜的营养价值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贝贝南瓜又称小南瓜,是南瓜的一个品种,那么 … [详情]
-
中药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如为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芦头须根,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成6——10mm厚 … [详情]
-
重楼的功效与作用 重楼的食用禁忌 重楼是一种中药材,为百合科植物具柄王孙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详情]
-
车前草的功效作用 车前草治痛风的方法 车前子茶:车前子10克,先将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空粒,洗去泥沙,晒干。把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晚籼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丰富促消化 晚籼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晚籼的名字可能不少人都不太熟悉,其实它是稻米的 … [详情]
-
三伏天要如何进补 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一个时间,三伏天要吃什么呢?滋补吃哪些食物好呢?下面 … [详情]
-
雪莲果的营养价值?糖尿病人能吃雪莲果吗? 雪莲果,大家都知道它是什么吧。它的营养价值很丰富。你知道雪莲果也是有宜 … [详情]
-
团花的功效 团花主神经性皮炎 大叶黄梁木,别名黄梁木、团花《中国植物志》。为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树 … [详情]
-
秋季养生食谱 秋季养生多喝汤 在这个凉爽但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秋天,就让我们一起喝喝汤、养养身,把疾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