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蒺藜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蒺藜子。
别名:刺蒺藜,硬蒺藜。
来源:为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近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及北方各省。
性状鉴别:五个小坚果聚成星球状复果。具10个粗大木质的硬刺,顶端俩俩相接,呈五角星状。商品多脱开为单个小坚果,桔瓤片状,长7~8毫米,宽4~5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黄色并有网状花纹,弓形面有长,短刺各一对,气微,味淡。以颗粒均匀,饱满坚实,色黄绿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油、剌蒺藜甙、生物碱、脂肪油等。
药理作用:疏肝熄风、行瘀去滞。能解郁、明目、止痒,其他用为降压(水浸液能降低麻醉动物的血压)、镇静。临床观察认为可能还有抗过敏作用。
炮制:去剌盐炒。
性味:苦温。
归经:入肝、肺经。
功能:散风,疏肝,明目行血。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多泪,乳汁不下。
临床应用:1、治肝经风邪所致的头晕目眩,取其有降压、镇静作用。现代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表现头痛头晕者,多用蒺藜配牛膝、钩藤等,方如平肝降压汤(见牛膝项下)。
2、为眼科常用药,治目赤多泪、或痛或痒、视物模糊、有外眼翳障,适用于风热较轻的角膜炎、角膜炎退行期,或急性结膜炎,常配木贼、决明子、谷精草等清热明目药。
3、治风热所致的皮肤发痒和皮诊,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某些类型的慢性湿疹等,常配其它散风热药如蝉蜕、防风以及养血药如首乌、当归,方如蒺藜消风饮。
4、治肝郁所致的胸胁胀闷疼痛。前人认为蒺藜有行血去瘀作用,现代根据这一原理,试用白蒺藜9g,配参三七2.4g内服,治冠心病绞痛,有一定效果。
用量:6~12g。
处方举例:蒺藜消风饮:白蒺藜9g、防风6g、荆芥9g、蝉蜕3g、川芎3g、赤芍6g、首乌9g、当归9g、生地12g、甘草3g,水煎服。
注:另有一种软蒺藜,原植物为藜科的西伯利亚滨藜的果实(胞果)。性状为扁平扇形,上棕色,粗糙,有主脉三条,放射状隆起,细脉网状。老熟时果实基部有剌状突起,质软不刺手,果皮种皮均薄,剥去后内有油质的胚与胚乳。气微,味微酸咸,天
热点排行
-
南非叶的功效与作用 南非叶的吃法 南非叶因其是生长在南非而得名的,是一种草药,可以用来治疗腹泻、疟疾等疾 … [详情]
-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 贝贝南瓜的营养价值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贝贝南瓜又称小南瓜,是南瓜的一个品种,那么 … [详情]
-
中药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如为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芦头须根,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成6——10mm厚 … [详情]
-
重楼的功效与作用 重楼的食用禁忌 重楼是一种中药材,为百合科植物具柄王孙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详情]
-
车前草的功效作用 车前草治痛风的方法 车前子茶:车前子10克,先将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空粒,洗去泥沙,晒干。把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介绍六款有效的肝病食疗方 患者常有口淡、腹胀、浮肿、困乏、舌苔白腻,为湿邪困扰的症状。食物宜清淡 … [详情]
-
吃得过饱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中国台湾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 [详情]
-
夏日脱毛的注意事项 传统脱毛法让你越刮越重 激光脱毛是时下比较流行的长久性脱毛法中效果较为理想的一种脱毛法。这一方 … [详情]
-
感冒了怎么办 感冒喝什么汤好 感冒了怎么办呢?又不想吃药,应该怎么办呢?可以试试食疗法哦!感冒喝什么 … [详情]
-
二母补中汤有哪些功效 二母补中汤主治疟疾发作脉细无 二母补中汤处方知母、贝母、人参、白术、黄耆、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