杧果树皮的功效与作用和营养价值
来源:互联网搜集 时间:2012-08-27 11:07 编辑:admin 手机版访问
导读:【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拼音名】Mánɡ Guǒ Shù Pí【英文名】Mango Bark【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 ......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Mánɡ Guǒ Shù Pí
【英文名】Mango Bark
【来源】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ifera indica L.[M.austroyonnanensis H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杧果 常绿大乔木,高10-20m。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无毛。单叶王生,聚生枝顶;叶柄长2-6cm;叶形和大小变化较大,薄革质,通常为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30cm,宽3.5-6.5cm,先端渐尖、长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皱波状,无毛,叶面略具光泽;侧脉20-25对,斜升,两面突起,网脉不显。圆锥花序长20-25cm,多花密集,有柔毛;花小,杂性,黄色或淡黄色;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2.5-3mm,宽约1.5mm,有柔毛;花瓣5,长约为萼的2倍;花盘肉质,5浅裂;雄蕊5,仅1枚发育,长约2.5mm,花药卵圆形;花丝极短;子房斜卵形,径约1.5mm,无毛,花柱近顶生,长约2.5mm。核果椭圆形或肾形,徽扁,长5-10cm,宽3-4.5cm,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肥厚,鲜黄色,味甜,果核坚硬。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350m的山坡、河谷或旷野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
树皮含杧果甙(mangiferin),高杧果甙(homomangiferin),鞣质(tannin)。
树脂含齐墩果醛(oleanolic aldehyde),齐墩果-12-烯-3,28-二醇(olean-12-en-3,28-diol),杧果酮酸(mangiferonic acid),异杧果醇酸(isomangiferolic acid),羟基杧果醇酸(hydroxy mangiferolic acid),羟基杧果酮酸(hydroxy mangiferolic acid),杧果醇酸(mangiferolic acid),14-甲基杧果醇醛(14-methyl mangiferolic aldehyde),14-甲基-24-亚甲基二氧杧果二醇(14-methyl-24methylene dihydromangiferodiol),14-甲基-24-亚甲基二氯杧果酮酸(14-甲基-24-亚甲基二氧杧果二醇)酯[14-methyl-24-methyl-lene dihydromangiferonic acid(14-methyl-24-methylene dihydro-mangiferodiol)ester],古柯二醇(erythrodiol),(20S)达玛-24烯-3β,20-二醇[(20S)-dammar-24-ene-3β,20-diol],阿姆布酮酸(am-bronic acid),环木波萝酸乙酸酯(cycloartanol acetate),香树脂醇乙酸酯(amyrin acetate),羽扇豆酸乙酸酯(lupeol acetate)等。杧果根含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杧果甙。
【药理作用】未成熟的果实及树皮、茎能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但也有报告在实验室中无抗疟或抗菌作用者。有报道食过量杧果可引起肾炎者。其树胶-树脂在医疗上之用途如阿拉伯树胶。
【性味】甘;寒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清暑热;止血;解疮毒。主伤暑发热;疟疾;鼻衄;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岭南采药录》:伤暑夹色,身热而恶热,取杧果树皮和露兜?、鬼箭羽、榕树须、狗肝菜,不拘多少,煎一大碗,尽量饮之。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Mánɡ Guǒ Shù Pí
【英文名】Mango Bark
【来源】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ifera indica L.[M.austroyonnanensis H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杧果 常绿大乔木,高10-20m。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无毛。单叶王生,聚生枝顶;叶柄长2-6cm;叶形和大小变化较大,薄革质,通常为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30cm,宽3.5-6.5cm,先端渐尖、长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皱波状,无毛,叶面略具光泽;侧脉20-25对,斜升,两面突起,网脉不显。圆锥花序长20-25cm,多花密集,有柔毛;花小,杂性,黄色或淡黄色;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2.5-3mm,宽约1.5mm,有柔毛;花瓣5,长约为萼的2倍;花盘肉质,5浅裂;雄蕊5,仅1枚发育,长约2.5mm,花药卵圆形;花丝极短;子房斜卵形,径约1.5mm,无毛,花柱近顶生,长约2.5mm。核果椭圆形或肾形,徽扁,长5-10cm,宽3-4.5cm,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肥厚,鲜黄色,味甜,果核坚硬。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350m的山坡、河谷或旷野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
树皮含杧果甙(mangiferin),高杧果甙(homomangiferin),鞣质(tannin)。
树脂含齐墩果醛(oleanolic aldehyde),齐墩果-12-烯-3,28-二醇(olean-12-en-3,28-diol),杧果酮酸(mangiferonic acid),异杧果醇酸(isomangiferolic acid),羟基杧果醇酸(hydroxy mangiferolic acid),羟基杧果酮酸(hydroxy mangiferolic acid),杧果醇酸(mangiferolic acid),14-甲基杧果醇醛(14-methyl mangiferolic aldehyde),14-甲基-24-亚甲基二氧杧果二醇(14-methyl-24methylene dihydromangiferodiol),14-甲基-24-亚甲基二氯杧果酮酸(14-甲基-24-亚甲基二氧杧果二醇)酯[14-methyl-24-methyl-lene dihydromangiferonic acid(14-methyl-24-methylene dihydro-mangiferodiol)ester],古柯二醇(erythrodiol),(20S)达玛-24烯-3β,20-二醇[(20S)-dammar-24-ene-3β,20-diol],阿姆布酮酸(am-bronic acid),环木波萝酸乙酸酯(cycloartanol acetate),香树脂醇乙酸酯(amyrin acetate),羽扇豆酸乙酸酯(lupeol acetate)等。杧果根含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杧果甙。
【药理作用】未成熟的果实及树皮、茎能抑制化脓球菌、大肠杆菌;但也有报告在实验室中无抗疟或抗菌作用者。有报道食过量杧果可引起肾炎者。其树胶-树脂在医疗上之用途如阿拉伯树胶。
【性味】甘;寒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清暑热;止血;解疮毒。主伤暑发热;疟疾;鼻衄;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岭南采药录》:伤暑夹色,身热而恶热,取杧果树皮和露兜?、鬼箭羽、榕树须、狗肝菜,不拘多少,煎一大碗,尽量饮之。
【摘录】《中华本草》
热点排行
-
南非叶的功效与作用 南非叶的吃法 南非叶因其是生长在南非而得名的,是一种草药,可以用来治疗腹泻、疟疾等疾 … [详情]
-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 贝贝南瓜的营养价值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贝贝南瓜又称小南瓜,是南瓜的一个品种,那么 … [详情]
-
中药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如为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芦头须根,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成6——10mm厚 … [详情]
-
重楼的功效与作用 重楼的食用禁忌 重楼是一种中药材,为百合科植物具柄王孙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详情]
-
车前草的功效作用 车前草治痛风的方法 车前子茶:车前子10克,先将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空粒,洗去泥沙,晒干。把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槐花的食疗功效 五月,槐花如雪,阵阵幽香,甜得让人心醉!五月槐花飘香时节,阵阵清香沁人 … [详情]
-
自制生日蛋糕的做法 自制生日蛋糕图片 蛋糕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平时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甜品,其不再是生日聚会上必备的 … [详情]
-
如何让肠道健康 常见肠道问题解决方法 肠道既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哪些简单有效的方法 … [详情]
-
祛痘印的方法 日常如何护理痘印肌肤 紫外线会加剧黑色素沉积和炎症,严格做好防晒十分重要,可根据个人情况,物 … [详情]
-
如何正确使用中药 哪些中药不能乱吃 三七确实是不错的中药材,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土三七,其中含有吡咯烷生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