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油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2-03-29 15:36 编辑:admin 手机版访问
导读:【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拼音名】Yē Zi Yóu【英文名】Coconut endosperm Oil【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经加工而成的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采收和储藏:将果实有胚...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Yē Zi Yóu
【英文名】Coconut endosperm Oil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经加工而成的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
采收和储藏:将果实有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榨取其油。
【原形态】椰子,大乔木,高15-30m,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簇生茎顶;叶柄粗壮,长达1m以上;叶片羽状全裂,长3-4m;裂片多数,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65-100cm,宽3-4cm;先端渐尖,革质。肉穗花序腋生,长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散生于下部;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cm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鳞片状,长3-4mm;花瓣3片,卵状长圆形,长1-1.5cm;雄蕊6,长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cm;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坚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15-25cm,先端微具3棱,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近基处有3萌发孔。种子1颗,种皮薄,紧贴着白色坚实的胚乳,胚乳内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长热带地区海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及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白色液体或脂样固体,具特异芳香气。相对密度0.8354,折光率1.4295,碘值8.4-9.3。
【化学成份】果肉含油量为60-65%。油中含游离脂肪酸20%,羊油酸2%,棕榈酸7%,羊脂酸9%,脂蜡酸5%,羊蜡酸10%,油酸2%,月桂酸45%。椰子油的甾醇中含豆甾三烯醇(Stigmastatrienol)4.5%,豆甾醇(Stigmasterol)及岩藻甾醇(FucosCerol)31.5%,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甾醇6%, β-谷甾醇58%。
【鉴别】油的比重0.8354,折射率1.4295,碱化值258,碘值8.4-9.3。
【性味】辛;微温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敛疮。主疮癣;湿疹;冻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
1.《华夷花木考》:祛暑气。
2.《粤志》:疗齿疾,冻疮。
3.《中国药植图鉴》:搽神经性皮炎。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名】Yē Zi Yóu
【英文名】Coconut endosperm Oil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经加工而成的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
采收和储藏:将果实有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榨取其油。
【原形态】椰子,大乔木,高15-30m,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簇生茎顶;叶柄粗壮,长达1m以上;叶片羽状全裂,长3-4m;裂片多数,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65-100cm,宽3-4cm;先端渐尖,革质。肉穗花序腋生,长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散生于下部;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cm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鳞片状,长3-4mm;花瓣3片,卵状长圆形,长1-1.5cm;雄蕊6,长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cm;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坚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15-25cm,先端微具3棱,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近基处有3萌发孔。种子1颗,种皮薄,紧贴着白色坚实的胚乳,胚乳内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长热带地区海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及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白色液体或脂样固体,具特异芳香气。相对密度0.8354,折光率1.4295,碘值8.4-9.3。
【化学成份】果肉含油量为60-65%。油中含游离脂肪酸20%,羊油酸2%,棕榈酸7%,羊脂酸9%,脂蜡酸5%,羊蜡酸10%,油酸2%,月桂酸45%。椰子油的甾醇中含豆甾三烯醇(Stigmastatrienol)4.5%,豆甾醇(Stigmasterol)及岩藻甾醇(FucosCerol)31.5%,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甾醇6%, β-谷甾醇58%。
【鉴别】油的比重0.8354,折射率1.4295,碱化值258,碘值8.4-9.3。
【性味】辛;微温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敛疮。主疮癣;湿疹;冻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
1.《华夷花木考》:祛暑气。
2.《粤志》:疗齿疾,冻疮。
3.《中国药植图鉴》:搽神经性皮炎。
【摘录】《中华本草》
热点排行
- 南非叶的功效与作用 南非叶的吃法 南非叶因其是生长在南非而得名的,是一种草药,可以用来治疗腹泻、疟疾等疾 … [详情]
-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 贝贝南瓜的营养价值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贝贝南瓜又称小南瓜,是南瓜的一个品种,那么 … [详情]
- 中药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如为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芦头须根,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成6——10mm厚 … [详情]
- 重楼的功效与作用 重楼的食用禁忌 重楼是一种中药材,为百合科植物具柄王孙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详情]
- 车前草的功效作用 车前草治痛风的方法 车前子茶:车前子10克,先将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空粒,洗去泥沙,晒干。把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友情伴我同行 友情的“七年之痒” 听说友情也有七年之痒。“七年之痒”是一个外来词,用得最多的是用来形容婚 … [详情]
- 常吃紫菜的好处多多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预防高血压的饮食,上面都是能让我们在充分吸 … [详情]
- 太白艾的功效与作用 太白艾的用法用量 太白艾是一味中药材,具有祛风镇静,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小儿惊风,风湿麻 … [详情]
- 脾胃虚寒如何来改善 脾胃虚寒吃什么食物能调理 生活中我们经常吃到用糯米制成的食物,虽然糯米并不是特别好消化,但是适当 … [详情]
- 中医膏方帮你有效养生 中医膏方的适用人群 阴虚火旺:口干咽痛,颧红,五心烦热,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沉细。多与现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