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莶草的功效作用 豨莶草可祛风湿降血压
为较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下品。
别名:粘糊菜,绿签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豨莶和腺梗豨莶或少毛豨莶的全草。均为野生。
豨莶:一年生草本,茎高达一米,上部分分枝常呈复二歧状,密披短柔毛。叶对生,纸质,三角状卵形,边缘具不规则浅裂或粗齿,两面披柔毛,掌状三脉及网脉明显,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于枝端排成具叶的圆锥花序,花梗长2~4厘米,密披短柔毛;总苞阔钟状,总苞片二层,背面密披顶端球状膨达的腺毛,雌花花冠舌状,两性花花冠管状。瘦果倒卵形,有四棱。
腺梗豨莶:与豨莶区别处:茎部多分枝,具纵棱,紫褐色,被柔毛和糙毛。叶对生,卵形,基部阔楔形,下延成叶柄之翼,边缘有尖头的粗齿,上部叶渐小成披针形,头状花序、花梗较长,密生腺毛。
少毛豨莶:茎较细弱,无腺毛,叶片卵形,边缘具规则锯齿。
产地:全国各地。
性状鉴别:茎直、略呈方形,扁方形或六棱柱状。直径0.3~1.5厘米,表面紫棕色或黄绿色,有纵沟及细顺纹;被有灰白色柔毛或少毛,节明显,略膨大。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或带绿色,叶片多破碎不全,灰绿色。茎顶或叶腋间可见黄色头状花序,外有匙形的总苞,总苞上有点状的腺毛。气微味微苦。以枝嫩,叶多,色青绿,无根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豨莶苦味甙、生物硷。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降血压。动物实验证实本品与臭梧桐组成的复方(豨桐丸)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抗炎作用。又前人说本品能益气明目。实际上只是燥血祛湿之品,并没有什么补性。
泡制:切咀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去风湿,强筋骨。
主治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四肢风湿痹痛,尤其腰膝冷痛,代表方为豨莶丸和豨桐丸。据临床观察,豨莶丸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较好,急性发作合并呼吸道感染、呼吸气候粗、咳嗽、舌苔厚白、唇干有热者用之亦可。但较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之则收效不大。豨桐丸主治一般风湿引起的筋骨酸痛。此处,动物实验发现豨莶的浸液能降低血压。临床上近年来也已试用豨莶治高血压,对兼有四肢麻木、腰膝无力者较适宜,可单用豨莶9~15g前汤代茶;或配夏枯草等制丸服食,方如豨莶丸,此方对肝阳上亢,有头痛、头晕、目眩、脚麻的高血压患者更合适。
用量:6~30g。
处方举例:1、豨莶丸(张咏方):豨莶叶和嫩枝经数次蒸晒后,微焙为末,炼蜜丸,每服9g早、晚用温开水或米汤送服(能饮酒者可用少量酒送)。
2、豨桐丸(成药):每日服2次,每次6~9g或按以下配方:豨莶草240g,臭梧桐50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早晚各9g用米汤(或温开水)送服。
3、豨夏丸:豨莶草90g,夏枯草90g,龙胆草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早晚各9g开水送服。
注:1、广东、广西有一同名草药豨莶草,为唇形科植物防风草(秽草,落马衣),与该品及全国习用的豨莶草疗效不同,不得混用。
2、云南(昆明)以唇形科植物糙苏作豨莶草。以上二种,均与正文所述的豨草不同,应注意区别。
热点排行
-
南非叶的功效与作用 南非叶的吃法 南非叶因其是生长在南非而得名的,是一种草药,可以用来治疗腹泻、疟疾等疾 … [详情]
-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 贝贝南瓜的营养价值 贝贝南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贝贝南瓜又称小南瓜,是南瓜的一个品种,那么 … [详情]
-
中药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如为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芦头须根,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成6——10mm厚 … [详情]
-
重楼的功效与作用 重楼的食用禁忌 重楼是一种中药材,为百合科植物具柄王孙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详情]
-
车前草的功效作用 车前草治痛风的方法 车前子茶:车前子10克,先将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空粒,洗去泥沙,晒干。把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老人如何养生 老人养生的注意事项 老人如何养生呢?老人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拔火罐不适合老人!吃吃双椒 … [详情]
-
黑三棱的功效与作用 黑三棱,别名: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为黑三棱科草本植物黑三棱的块根。 … [详情]
-
辣爽小黄瓜如何制作 辣爽小黄瓜的做法 酷暑难耐,总有些时候食欲不振时。这款辣爽小黄瓜给这炎热滴夏季吹来了一阵 … [详情]
-
滥用中草药的危害 哪些中药会伤眼睛 菊花常被当作茶来饮用,但菊花可以引起严重过敏性结膜炎,特别是那些曾经有 … [详情]
-
白术芍药汤处方 白术芍药汤功效 白术芍药汤各家论述 白术芍药汤是一道中药名方,主治 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