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美容 >> 冬天中药祛痘的方法

冬天中药祛痘的方法

来源:中药360 时间:2022-08-20 06:43 编辑:liuhaiqiu 手机版访问
导读:桃仁6克,红花6克,益母草12克,夏枯草10克,当归6克,海藻10克,炒三棱10克,赤芍6克,银花12克,昆布10克,炙半夏10克,陈皮10克。...

   冬天来临,由于皮肤干燥或者是燥热上火,导致许多人脸上出现青春痘等现象,但许多人用西药对去除效果并不明显,其实预防胜于治疗。近代中医对青春痘病因的研究在传统肺热、风热、血热、湿热等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冲任不调、肾阴不足、血瘀痰结等观点,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青春痘的发病机制。先天不足,肾阳亏损,同源之肝脏疏泄失于条达,致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则血海满盈不得时,月经前后见虚火上炎之象,青春痘加重。肾为先天之本,主司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功,若原本肾阴不足,其阴阳平衡失调,会导致女子二七、男子二八相火亢盛,天癸过旺,早期发育,面生粉刺。素体阳盛,易热易火,灼伤津液。肾阴不足,阴液失于濡养,日久炼液为痰,痰凝气结。,血瘀不通,发为结节、囊肿。

  用中医中药治疗青春痘讲究的是辨证论治,目前对青春痘的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临床所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型:肺经风热型、湿热蕴结型、痰湿凝结型。或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郁气结、瘀血阻滞、痰湿凝结、热毒蕴结、冲任不调七型。

  肺经风热型

  征候:油性皮肤多见。丘疹呈红色,或有痒痛,多分布于鼻周。可有口干,舌红,苔薄黄、便黄,大便干燥,脉浮数。

  治则:宜清肺散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枇杷叶1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野菊花10克,白茅根30克,黄连10克,赤芍10克,生槐米15克,金银花20克,当归10克,苦参10克。

  方解:枇杷清肺饮原方出自《医宗金鉴》,本方取枇杷叶苦平,性善降泄。桑白皮甘寒性降,两药俱人肺经,清肃肺热为君药。黄芩、黄连、金银花、野菊清热解毒燥湿为臣。当归、苦参、栀子、赤芍、白茅根、生槐米清热凉血共为佐使。有脓疱加公英、地丁。口渴加生石膏知母。便干加生大黄。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温服。

  饮食调养:枇杷薏苡仁粥:生薏苡仁100克,鲜枇杷60克(去皮核),枇杷叶10克。先将枇杷叶洗净切碎,煮沸10~15分钟,捞去渣后,纳入薏苡仁煮粥,粥熟后切碎枇杷果肉,放人其中搅匀即可。

  中药外治:选择中药大黄、硫黄、丹参冰片各等量,研成极细末,与适量大豆粉混合,加基质调成稀膏,敷于面上。7—10天1次,3次1疗程。

  针灸疗法:主穴选择百会、尺泽、曲池、大椎、合谷、肺俞、委中。配穴选四白、下关、颊车。用泻法,中等刺激,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0次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湿热蕴结型

  征候:面部、胸背部或臀部皮疹较多。表现为结节及多数大小脓疱,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皮疹红肿疼痛。伴口臭口苦,大便黏滞不爽,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宜清热化湿通腑。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益母草15克,大青叶20克,白鲜皮20克,大黄6克,甘草6克。

  方解: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本方中茵陈蒿味苦性平,清热利湿,擅治湿疮、疥癣、风疹等皮肤病,故用为君药。栀子、黄芩、大黄清热燥湿,通腑泻热为臣药。大青叶、白鲜皮、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饮食调养:凉拌三苋:鲜苋菜、鲜冬苋菜、鲜马齿苋各100克,分别用开水焯至八成熟,捞出后浸入冷水中5~10分钟,取出控水,切段,适量加入调料后拌匀即可。

  中药外治:与肺经风热方法相同。

  针灸治疗:主穴选百会、大椎、曲池、合谷、肺俞、委中。配穴选内庭、足三里、脾俞,病变局部周围穴。脾俞用补法,其余均用泻法。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征候: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便溏。

  治则:宜消痰软坚,活血化瘀。

  方药:化瘀散结丸加减

  舌淡胖,苔薄,脉滑。

  桃仁6克,红花6克,益母草12克,夏枯草10克,当归6克,海藻10克,炒三棱10克,赤芍6克,银花12克,昆布10克,炙半夏10克,陈皮10克。

  方解:海藻、昆布咸寒,化痰软坚散结为君药。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散结,炒三棱破血逐瘀消散共为臣药。炙半夏、陈皮化痰散结燥湿,当归、赤芍养血活血共为佐药。益母草、夏枯草、银花清热解毒散结为使药。

  饮食调养:将桃仁、山楂、贝母各9克煎成汤液,去渣后人粳米煮粥。每日1剂,日服3次,共服30日。

  中药外治:选大枫子仁、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克。先将三仁同研极细末,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如太干,加麻油少许调匀。每晚于患处搽1次。还可选用中药面膜进行治疗,用细辛250克,白芷白芍白附子、当归各500克,白扁豆五味子各200克,乌梅250克,红花100克,共研成细末,以医用石膏为基质,约200克,加中药粉约20克,用30~40℃温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敷于面上,眉毛、眼、鼻、口外露,30分钟后揭掉。每周1次,4次为1疗程。

  针灸治疗:主穴选百会、曲池、合谷、委中、肺俞、病变局部周围穴。配穴选血海、三阴交、脾俞、膈俞等。脾俞用补法,其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