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方 川芎茶调散
【方剂名】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0g), 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各60g) ,细辛一两(30g) ,防风去芦一两半(45g) ,薄荷不见火八两(24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食后清茶调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本方所治乃为风邪外袭,阻遏清阳所致。风邪外袭,上犯头目,故头痛目眩,由于风性数变,故其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或牵引眉棱骨痛,若头痛作止无时,称为头风。风邪束表,卫阳不宣,邪正抗争,则恶寒发热,肺气不利,则鼻塞,舌苔薄白,脉浮为风邪外袭之征。治宜散风邪,止头痛。因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方中用川芎祛风止痛,为治各经头痛的要药,尤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两侧或巅顶痛),又辛散活血止痛,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为君药。薄荷、荆芥辛散轻扬,疏风止痛,清利头目,且薄荷用量独重,以其辛凉之性,制其诸风药之温燥,为臣药。羌活、白芷、细辛、防风疏风散邪治头痛。其中羌活镇痛力强,善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牵连项部),白芷善通窍止痛,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细辛散寒止痛,长于治少阴经头痛(头痛连齿),并宣通鼻窍,防风疏风解表,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缓和风药之燥性,服时用清茶调服,取其苦凉轻清,清上降下,使升中有降,不致升散太过,共为使药。诸药合用,疏风药众,止痛效宏,又引经用药,诸经头痛均治。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风邪头痛的常用方,以头痛,鼻塞,脉浮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所致的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所引起的头痛,属风邪为患者。
【使用注意】本方辛散药物较多,故凡久病气虚、血虚,或肝肾不足,阳气亢盛之头痛,则非本方所宜。
【附】菊花茶调散(《医方集解》):即川芎茶调散原方加菊花一钱(3g)僵蚕三分(lg)共为细末,每服二钱(6g)。食后清茶调服。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治:风热上攻,头晕目眩及偏正头痛。
本方在川芎茶调散的基础上,加菊花、僵蚕以散风热,故对偏正头痛及眩晕而偏于风热者较为适宜。
本方的服法是饭后用清茶调服。其因:一是本方药多为风药,辛温升散,清茶苦凉,能清上降下,既能清利头目,又制风药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有降。二是本方药物大部分含有挥发成分,入煎剂时,易失去有效成分,使药效降低,故用清茶调服,以保护挥发性成分不致丢失。现临床将此方多制成袋泡茶剂,以保护挥发性成分不致丢失,且浸出率高、简便易行,故中药袋泡茶剂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方歌】川芎茶调用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热点排行
-
分享牛大力壮阳偏方 牛大力壮阳偏方 牛大力壮阳偏方有很多,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它和生蚝放在一起煲汤喝, … [详情]
-
芎芷石膏汤歌诀 头痛眩晕可服用芎芷石膏汤 处方芎芷石膏汤系由川芎、白芷、石膏、菊花、羌活、藁本组成,具有散风泄热 … [详情]
-
逍遥散的组成 逍遥散的功效作用 由逍遥散化裁出了许多方剂,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多以柴胡、当归、白芍、甘 … [详情]
-
温胆汤不适合哪些人喝 温胆汤有什么副作用 说起中药方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都碰见或者听闻某某配方能够治疗什么疾 … [详情]
-
乌头汤方解 乌头汤组成 乌头汤方歌 寒湿痹证乌头汤,黄芪草芍配麻黄,说的就是乌头汤方歌!乌头汤处方是什么, … [详情]
好文阅读
-
贫血的人如何注意饮食 贫血的人饮食禁忌 牛奶含钙、磷比较高,但铁含量低,体内的铁质容易和牛奶中的钙、磷结合生成 … [详情]
-
多刺绿绒蒿的功效作用 多刺绿绒蒿活血化瘀治跌打损伤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或细胡萝卜形。茎高30~100厘米,有黄色液汁,生伸展 … [详情]
-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无必然联系 掌握4个妙招保护宫颈健康 内裤最好穿棉质的,要单独清洗内裤,不要使用洗衣机,以免感染细菌;应该在 … [详情]
-
白发怎么办 五个小窍门帮你祛除白发 随着现代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了很多年轻的白领白头发越来越多。那么 … [详情]
-
你知道哪些菜是绝对不能放味精吗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