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方 藿香正气散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30g)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苦桔梗各二两(各60g) 藿香去土,三两(90g) 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散剂,每服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证。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为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之法。方中藿香为君,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感受山岚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兼气滞脘腹胀痛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4.使用注意 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
热点排行
- 分享牛大力壮阳偏方 牛大力壮阳偏方 牛大力壮阳偏方有很多,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它和生蚝放在一起煲汤喝, … [详情]
- 芎芷石膏汤歌诀 头痛眩晕可服用芎芷石膏汤 处方芎芷石膏汤系由川芎、白芷、石膏、菊花、羌活、藁本组成,具有散风泄热 … [详情]
- 逍遥散的组成 逍遥散的功效作用 由逍遥散化裁出了许多方剂,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多以柴胡、当归、白芍、甘 … [详情]
- 温胆汤不适合哪些人喝 温胆汤有什么副作用 说起中药方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都碰见或者听闻某某配方能够治疗什么疾 … [详情]
- 乌头汤方解 乌头汤组成 乌头汤方歌 寒湿痹证乌头汤,黄芪草芍配麻黄,说的就是乌头汤方歌!乌头汤处方是什么, … [详情]
好文阅读
- 喝豆浆到底有哪些禁忌 如何健康喝豆浆 豆类属于含嘌呤中等的食物,有痛风发作的病人建议避免吃豆类及其制品。缓解 … [详情]
- 黄桃的功效与作用 生津止渴养阴补虚 黄桃的功效与作用 生津止渴养阴补虚。黄桃是桃类的一种,我们平时吃的黄桃 … [详情]
- 广东耳草的功效 广东耳草可清热解毒 黄疸型肝炎:广东耳草、兰香草、虎刺根、猪肝各2两,水炖,服汤食肝。 … [详情]
- 刺五加能抗疲劳吗 神奇作用知道多少 刺五加能抗疲劳吗?刺五加这种中药可能熟悉的人并不是很多,它其实有着很多 … [详情]
- 怎样延缓衰老 五味子具有益气补虚作用 中医论证认为,五味子性酸温无毒。《本经》提出该品有益气补虚强阴等作用。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