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人体穴位 >> 腰部背部 >> 大杼穴

大杼穴

来源:中药大全 时间:2016-10-26 11:34 编辑:admin 手机版访问
导读:按摩大杼穴的作用与好处 治疗头痛、感冒、咳嗽、喘息、腰背痛等。大杼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大杼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穴名解说】

  【大杼穴】dà zhù(BL11),经穴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八会穴之骨会。别名:背俞,本神,百旁,百劳。

  【穴位含义】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

  (1)“大杼穴”。“大”,大也,多也。“杼”,古指织布的梭子。大杼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大杼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冷缩为水湿成份较多的凉湿水气,但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并化为上行的强劲风气,上行之气中水湿如同织布的梭子般向上穿梭,故名“大杼穴”。

  穴为背中大俞,因在背腧穴之中,它的部位高居于五脏六腑各穴之上,又位在杼骨(脊椎两侧有横突隆出,形如织梭,古称“杼骨”。)之端,故名。

  (2)“背俞”。“背”,穴内气血来自于背部也。“俞”,输也。背俞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部各个俞穴。理同大杼名解。

  (3)“本神”。“本”,根本也。“神”,与鬼相对,言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也。本神名意指本穴为头部气血的来源根本。大杼穴气血为湿冷的水气,运行为向头部传输,而头部为诸阳之会,热有余而寒不足,本穴上行头部的湿冷水气能使头部之热降温,维持头部在正常的温度范围,故名“本神穴”。

  (4)“百旁”。“百”,数量词,多也。“旁”,侧也。百旁名意指背俞各穴上行至本穴的阳热之气不走督脉正中路线,而是走膀胱经的旁侧路线上行头部。理同大杼名解。

  (5)“百劳”。“百”,数量词,多也。“劳”,劳动也。百劳名意指大杼穴气血来自背俞诸穴。理同大杼名解。

  (6)“骨会”。“骨”,水也。“会”,汇合也。大杼穴为人之骨会者,是因为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人体五脏六腑外输之气的冷缩水湿汇合之处,冷缩水湿表现出水的润下之性,故为“骨会穴”。

  【穴位解剖】大杼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皮肤有第七颈神经和分布着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下筋膜致密,由脂肪及纤维束组成。纤维束连于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与皮肤。副神经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连接处深进该肌下面,与第三、四颈神经的分支形成神经丛,支配该肌。针经上列结构深进,可进第一肋间隙,或经横突间肌及其韧带,如盲目进针,经胸内筋膜,穿胸膜腔至肺,极易造成气胸。

  【大杼穴位位置图

  【图解大杼穴位的位置

  大杼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大杼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缓解治疗头痛、感冒、发热、咳嗽、喘息等

  2、缓解治疗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肩背痛等

  【温馨提示】

  按摩大杼穴的功效:强筋骨,清邪热。

  大杼穴位配伍:大杼穴配夹脊、绝骨穴 主治颈椎病;大杼穴配列缺穴、尺泽穴 主治咳嗽,气喘;大杼穴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

  针刺大杼穴的方法:大杼穴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肩部扩散。

  艾灸大杼穴的方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按摩大杼穴的方法:感觉颈部酸痛、肩部不适的时候,可以按摩、拍打大杼穴,每天拍打按揉2~3次,每次10分钟,可以促进气血畅通。按摩大杼穴时会觉得酸痛感比较明显,但按摩之后会觉得舒服。也可以用梅花针敲打,每天敲打3~5次,每次5分钟。也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热点排行

  • 肺俞穴 肺俞穴 按摩肺俞穴的作用与好处 止痰,治疗咳嗽气喘、吐血、支气管炎、皮肤瘙痒等 … [详情]
  • 命门穴 命门穴 按摩命门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提升性欲,改善性冷淡,平衡和恢复性功能。命门穴 … [详情]
  • 关元俞穴 关元俞穴 按摩关元俞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腰痛、腹胀、痢疾、膀胱炎、遗尿、消渴等。 … [详情]
  • 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 按摩腰阳关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腰骶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遗精、 … [详情]
  • 脾俞穴 脾俞穴 按摩脾俞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脘腹胀痛、胃出血、消化不良、贫血、月经不调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