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髎穴
下髎穴名释义
下,上下之下;髎,骨隙。穴在第4骶后孔中,居下,故名。
下髎穴位位置图
在骶部,中下内方,正对第4骶后孔中。
从骨盆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触及一高骨突起(髂后上棘),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处即第2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其之间的凹陷即为第2骶后孔,然后把无名指按在第2骶后孔上,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等距离分开,食指尖处,按压有酸胀感。
【图解下髎穴位的位置】
下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按摩下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腰痛、腹痛、便秘、带下、小便不利等;现在多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下肢瘫痪等。
下髎穴的功效: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下髎穴位配伍:配气海穴治疗腹痛;配筑宾穴、太溪穴治疗痛经;配风市穴、昆仑穴治疗腰痛、下肢痿痹。
【温馨提示】
按摩下髎穴的手法:下髎穴最好采用叩击,将手握一个空拳,用拳背这个位置去叩击腰骶部,双手可以同时叩击,叩击的力量一定要大点,有明显的声音出现,刺激它,才可能通过骶神经孔,传递到盆腔里面去,来刺激里面的脏腑。
针刺下髎穴的方法:下髎穴直刺1-1.5寸。
下髎穴养生功效
清热利湿,通调二便。主治腰骶痛,小腹痛,肠鸣,泄泻,小便不利,带下,腰痛。
经穴养疗法
刺法:直刺0.5~1.5寸。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推拿:点按法、揉法、指推法、一指禅法。
穴位配伍调身祛病
1.配气海穴,主治腹痛。
2.配承筋穴、胞肓穴,主治腰背酸痛。
特别说明
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孕妇的饮食禁忌 孕妇不能吃哪些食物 忌凉性食物冻梨、冻柿子、甜瓜等,孕妈妈们必须防止服用。生冷食物的食材进 … [详情]
-
油性肌肤的出油原因 油性皮肤怎么办 油性皮肤人们都觉得应该选用控油为主的,却不知道是因为缺少水分脸上才会出 … [详情]
-
坛上八珍的做法 坛上八珍好吃吗 鲍鱼忌与鸡肉、野猪肉、牛肝同食。母鸡:鸡肉忌与野鸡、甲鱼、鲤鱼、鲫鱼、 … [详情]
-
养生食材 猪排骨(大排) 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 … [详情]
-
黑椒牛肉的做法 黑椒牛肉怎么做好吃 牛肉切小块,放入适量黑胡椒酱,生抽,蚝油,黑胡椒碎,抓匀。再倒入一点食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