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首先防秋燥 哪些食物帮你防秋燥
夏去秋来,秋风阵阵,使人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纹增多。一种中医称之为“秋燥”的疾病,就是发生于秋季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病因是感受秋令燥热病邪,病症特点是在一般感冒症状的基础上,伴见口、鼻、唇、咽及皮肤干燥,表现为发热、有点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这类病症虽不是大病,但如不及时治疗,病邪会深人,病症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危象。如果及早服药,转归则较好。
桑杏汤是秋燥初起的首选方。方中用桑叶3g豆豉3g辛散透邪,杳仁45g,浙贝母3g宣肺止咳,山桅皮45g清泄郁热,沙参6g,梨皮3g养阴润燥,各药互相配合,辛凉甘润,轻透肺卫,可使邪去而津不伤,润燥而不留邪,疗效较为理想。
预防秋燥伤人,首先要加强锻炼,秋天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大好时光。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爬山登高、冷水浴、跑步、散步、做操、练功等。坚持锻炼养神强身,能提高肺脏的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的耐受能力,有效地抵御秋燥肃杀之气的侵犯。
其次,要注意精气的收敛护养。自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由长转向藏的收敛过程,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的变化,体内阴阳也随之发生“收”的改变。因此要特别注意体内精气的收敛护养,注意劳作与休息的科学安排,活动量不宜过大,不要劳累过度,更不能经常搞得大汗淋漓,使阴津伤耗,阳气外泄,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秋季空气干燥,所以应在庭院、室内养些花草,洒点水,以调节空气温度。双手、面部宜勤擦甘油类护肤品,保护润养皮肤。
饮食方面可多喝些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萝卜、番茄、梨、柿、百合、银耳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药饵。后面我们将专题向大家推荐适合秋季食用的药粥,这里先介绍几则简便的饮料配方。
秋梨汤:
大鸭梨3个,带皮洗净后,切成碎块,水煎熬汤,食梨饮汤。
木耳芝麻饮:
黑木耳5g,温水泡发,黑芝麻1飞,炒香。两药置锅内,加水煎熬,加白糖调味,分次食用。
菊花饮:
将白菊花l0g放入杯内,加白糖适量,倒人沸水,加盖泡3一5分钟,当茶饮用,每天1剂。
热点排行
-
人到中年性福最重要 中老年性保健秘诀 性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下面是一套中老年性保健秘籍,主要根据中老年男性功能 … [详情]
-
吃枣的好处?吃枣要牢记6大宜5大忌 冬天很多女性都气血俩虚,需要进补,而红枣便是最好的进补食材。可是吃枣也 … [详情]
-
从手像看健康 老中医教你自测全身健康 手相如何看你的身体健康?相由身生,相随身变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彰显于外。身 … [详情]
-
女人床上功夫好不好 看这六大表现就可知道 在性生活中,高质量的性生活是与男女之间默契的配合密切相关的,而女性朋友 … [详情]
-
裸睡适合老年人吗 裸睡的好处 睡衣不宜过厚,即使是冬天,也应以轻薄柔软为佳。过厚的睡衣穿着不舒适,且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中医养生养胃需要注意的禁忌 酗酒无度中医认为,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 … [详情]
-
控油去油的护肤方法有哪些 清洁肌肤方面,要选择清洁力温和的产品,不宜使用清洁力过大的洁面膏。一时 … [详情]
-
麦冬泡水喝的功效作用 麦冬具有很好的治疗咳嗽、咽喉肿痛的效果,但是如果是胃寒导致的湿痰患者, … [详情]
-
不想成为黄脸婆多吃这几种食物就对了 黄豆——补充蛋白质 女人最不能缺的就是蛋白质,缺少蛋白质皮肤就会失去弹 … [详情]
-
厚朴是什么 厚朴的食用方法 厚朴是什么,厚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药材,在本草纲目上就有对厚朴的记载,但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