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介绍胃肠疾病养生五原则

介绍胃肠疾病养生五原则

来源:中药360 时间:2018-10-15 21:48 编辑:liuhailing 手机版访问
导读:金代名医李东垣明确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胃肠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防治胃肠病、保养脾胃应遵守“素为主,八成饱,勿刺激,勤运动,莫忧愁”五大原则。...

  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咋能不生病?”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饮食常常不规律、不科学,加上普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强大的压力,很多人的胃肠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胃肠疾病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常见胃痛、胃痞、胃灼热、嘈杂、腹痛、泄泻、纳呆、纳差、便秘等症状,老百姓习称“胃病”。胃肠疾病尤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对人体的危害与健康的影响持久而广泛,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久治不愈,会引起胃肠黏膜糜烂、溃疡、穿孔甚至癌变。

  金代名医李东垣明确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胃肠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防治胃肠病、保养脾胃应遵守“素为主,八成饱,勿刺激,勤运动,莫忧愁”五大原则。

  素为主

  《黄帝内经》提出的“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合而服之”的膳食结构,既符合中国人养生保健的总体营养要求,也符合现代营养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部分人的肉类、奶类的食用量在增加,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吃的越来越多,就是所谓过食“肥甘”,同时谷物粮食、蔬菜水果摄入减少,使疾病谱上也有很大的变化,不但胃肠病高发,难以康复,以前发病率很低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结肠癌等肿瘤近年来也一直在逐年增加。

  为防治胃肠病,保护脾胃,人们的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素为主,不是“素食主义者”,尤其不是“严格素食主义者”,应是减少肉食,保证蔬果,增加豆制品与奶制品。如此,才能既保证食物搭配合理,使人体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也有预防胃肠病,促进胃肠病康复的作用。

  八成饱

  八成饱,即饮食要节制,饮食量要适度,既不可过饱,也不可过饥。如此才不至损伤胃肠,引起胃肠病、加重胃肠病症状,同时还可确保脾胃受纳、运化功能正常,提高对摄取食物的消化、吸收,使气血营养化生旺盛,身体健康。另外,亦无营养缺乏或过剩之忧,可减少营养不良和肥胖,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文明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八成饱,应参考个人的食量灵活对待。由于每个人的食量多少不定,因此应根据自己的食量,结合年龄、学习工作、运动活动等情况,在保证人体必需的营养基础上酌情调节食量。

  八成饱,不仅要注意数量,更要注意能量,同时还要注意以不损伤脾胃为度。数量只是其形式,关键是能量,如果一顿饭里多是大鱼大肉、油炸食品,因为高能量,而且不容易消化,那就不能是八成饱,而应该是七成饱,甚至是六成、五成饱;如果一顿饭里多是蔬菜和少量低热量的主食,就可以吃九成饱。肉食、油脂不易消化,容易损伤脾胃,一定不能多吃,尤其是胃肠病患者更要注意;蔬菜、水果,虽说对健康益处较多,能量也低,但脾胃功能先天虚弱或脾胃虚寒型胃肠病患者也不能大量食用。

  勿刺激

  勿刺激,即少食或不食刺激胃肠的饮食。

  戒烟限酒或戒烟禁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充血、水肿或是功能紊乱。所以,胃肠功能弱者要戒烟、限酒,甚至要戒烟、禁酒。

  避免机械和化学性刺激过强的食物 前者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及干果类等,若食之不当,可损伤胃肠黏膜,引起胃肠炎或胃肠出血。后者像喝浓茶、浓咖啡、浓肉汤,大量饮用烈性酒等,可刺激食管和胃肠道黏膜,使其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引起食管炎、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等。因此,胃肠病尤其是溃疡病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性过强的食物。

  少吃腌制、辛辣食物 如咸菜、腌肉、腌鱼、熏肉、熏鱼、腊肉、香肠等所含亚硝胺类化合物是食管癌、胃癌以及大肠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像麻辣烫、火锅、烧烤、煎炸食物性多温热,容易助热生火,导致胃肠燥热、胃阴虚损,出现胃痛、便秘等病证。而煎炸食物因油脂较多,还会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应少吃或不吃腌制、熏烤食品以及辛辣、烧烤、煎炸食物。

  禁忌产气、产酸与生冷食物 如芋头、红薯、土豆、山药、生萝卜、洋葱、生葱、生蒜等产气食物,有产气鼓肠、增进肠道蠕动的作用,胃肠炎、溃疡病等患者宜禁食。而芋头、红薯、土豆、山药、甜点及糖醋食品有产酸作用,溃疡病、吐酸者宜禁食。像冷饮、水果、凉拌菜等生冷食物易使脾胃阳气受伤、功能虚衰,并产生阴寒内盛的腹部冷痛和功能失调的呕吐、泄泻,因此脾胃功能差、阳虚体质以及寒性胃痛、胃痞、腹痛、泄泻等病证患者慎食。

  勤运动

  勤运动,即经常适度的运动锻炼。中医认为,运动有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的作用,由此可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养生目的。现代研究表明,运动对人体是一种生理刺激,可使各组织器官发生适应性变化,并逐渐增强其功能,因此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运动可加强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和脂肪代谢,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与传导排泄,长期运动能使固定肝、胃、脾、肠等内脏器官的韧带得到加强。因此,运动锻炼能预防或改善胃食管反流症、消化不良、大便秘结、胃肠下垂、脂肪肝、溃疡病等疾病。

  莫忧愁

  莫忧愁,即注意怡养精神、调摄情志,避免或减少忧愁、思虑、恼怒对脾胃的影响。中医学早就认识到,脾胃、胃肠病的发生发展与精神情志关系密切,如忧愁、思虑过度,可致肺气郁、脾气结,久之肝气也会郁滞,横逆乘犯脾胃,则会导致胃肠疾病;恼怒伤肝,致使肝气上冲,可致脾胃升降失调,引起胃肠疾病。为防治胃肠、脾胃病,保养脾胃,人们应高度重视精神情志调摄,避免或减少不良情绪对脾胃、胃肠的影响。

  胃肠病的成因复杂,有饮食失常、精神情志失调、外感病邪、过劳过逸、药物毒副作用等环境因素,以及素体因素和内生致病因素等体质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与胃肠病的发病有关,而且与胃肠病的康复关联。因此,预防和治疗胃肠病,应树立“处处防”的观念,大事小情,都需注意。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