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体内有湿的可来试试哦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 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 运,湿自内生。
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遇上阴雨连绵的回南天,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症。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湿?
1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2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3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4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5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春季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春天。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6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热点排行
- 人到中年性福最重要 中老年性保健秘诀 性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下面是一套中老年性保健秘籍,主要根据中老年男性功能 … [详情]
- 吃枣的好处?吃枣要牢记6大宜5大忌 冬天很多女性都气血俩虚,需要进补,而红枣便是最好的进补食材。可是吃枣也 … [详情]
- 从手像看健康 老中医教你自测全身健康 手相如何看你的身体健康?相由身生,相随身变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彰显于外。身 … [详情]
- 女人床上功夫好不好 看这六大表现就可知道 在性生活中,高质量的性生活是与男女之间默契的配合密切相关的,而女性朋友 … [详情]
- 裸睡适合老年人吗 裸睡的好处 睡衣不宜过厚,即使是冬天,也应以轻薄柔软为佳。过厚的睡衣穿着不舒适,且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竹叶椒叶的功效有哪些 竹叶椒叶治腹胀痛 治乳痈:鲜竹叶椒叶捣烂调酒敷患处;另用鲜根一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 … [详情]
- 驱痰饮子处方 驱痰饮子功效 驱痰饮子各家论述 驱痰饮子是一道中药名方,主治痰饮内停,头痛背疼,饮食呕恶者等,驱痰饮子 … [详情]
- 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肿瘤科方恩喜:癌症这 2019年7月24日,郭先生在妻子的陪同下第一次慕名来到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 … [详情]
- 香榧子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 香榧子是一味中药材,具有增强食欲、强身健体、消积堕胎的功效!香榧子的营 … [详情]
- 食用鱼类有讲究 在寒风凛凛的冬季,鲫鱼的味道尤其鲜美,所以民间有“冬鲫夏鲇”之说。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