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
大戟是什么
【简介】大戟为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或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厘米。根圆锥状。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8厘米,宽5-13毫米。杯状花序总苞坛形。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具疣状突起。种子卵形,光滑。其它名称:下马仙、邛巨、龙虎草、九头狮子草、京大戟、将军草、膨胀草、天平一枝香、迫水龙、大猫儿眼、黄花大戟、黄芽大戟、千层塔、搜山虎、穿山虎、猫眼草、龙虎草、京大戟。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荒地、草丛、林缘及疏林下。除新疆及西藏外,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用途】根入药,能利尿、止泻、通经。全株亦可供兽药用。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甘,大寒,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大毒。”
【归经】入肺、脾、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肾、肝。”
②《本草通玄》:“入肝、膀胱。”
③《得配本草》:“入三阴,足太阳经。”
大戟的植物形态
①京大戟
为植物大戟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6~20厘米,直径可达4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粗糙而具侧根,顶端多膨大,上有许多圆形的地上茎痕,向下渐细,有纵直沟纹及横生皮孔与支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至灰棕色。气无,味苦涩。以根条均匀,肥嫩、质软无须者为佳。
主产江苏。此外,四川、江西、广西等地亦产。
②红大戟
为植物红芽大戟的干燥根。又名:红毛大戟、红芽戟、南大戟。呈长圆锥形至纺锤形,多不分歧,偶有分歧者,长6~8~14厘米,直径O.6~1厘米。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多扭转的皱纹,有时可见横生皮孔及支根残基或支根痕;顶端有地上茎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红褐色至棕黄色。气微,味辣刺喉。以条大,肥壮,色紫红、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主产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
此外,大戟科植物准噶尔大戟的根,在新疆亦作大戟使用。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
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③《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
④《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瘕。”
⑤《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
⑥《医学启源》:“泻肺。”
⑦《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⑧《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
⑨《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
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大戟的附方
①治水肿:枣一斗,锅内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合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无时。(《活法机要》)
②治通身肿满喘息,小便涩:大戟(去皮,细切,微妙)二两,干姜(炮)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用生姜汤调下,良久,糯米饮投之,以大小便利为度。(《圣济总录》大戟散)
③治水气肿胀:大戟一两、广木香半两。为末,五更酒服一钱半,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忌咸物。(《纲目》)
④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里未和。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粳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伤寒论》十枣汤)
⑤治腹水胀满,二便不通:大戟三分,牵牛子一钱五分,红枣五个。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⑥治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气实,加丸数不妨。(《三因方》控涎丹)
⑦治黄疸小水不通:大戟一两,茵陈二两。水浸空心服。(《本草汇言》)
⑧治温疟寒热腹胀:大戟五钱,柴胡、姜制半夏三钱,广皮一钱,生姜三片。水二大碗,煎七分服。(《方脉正宗》)
⑨治晚期血吸虫病:京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研粉,每日服三分,于早饭后一小时用开水一次吞服,连续一至二次为一疗程,总剂量约四至五克。同时每日在肿大肝脾处用艾温灸三十分钟和内服丹参合剂(丹参五钱,马鞭草五钱)以助肝脾缩小。在治疗期间必须禁忌食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淋巴结结核:大戟二两,鸡蛋七个。将药和鸡蛋共放砂锅内,水煮三小时,将蛋取出,每早,去壳食鸡蛋一个。七天为一疗程。(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扁桃体炎:红芽大戟五分至一钱,含服。(《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⑿治牙齿摇痛:大戟咬于痛处。(《生生编》)
⒀治颈项腋间痈疽:大戟三两(浸酒炒,晒干),当归、于白术各二两。共为末;生半夏(姜水炒)为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食后白汤下。(《本草汇言》)
大戟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
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斤以食盐3钱,加水适量拌匀,吸入后晒干或烘干呈淡黄色,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日服2次,每次1.5~2分,隔日1次,空腹温开水送下,6~9次为一疗程。共观察60余例,均有显着的消肿作用,一般经治6~7天后水肿即完全消失。患者服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其泻下作用常在服药后2~4小时最为剧烈;如症状严重,可进食水果或冷糖开水,反应即可减轻。服药期间用低盐饮食,禁食生冷、辛辣、鱼及猪头肉等发物。禁用于孕妇、心力衰竭、食道静脉曲张及体弱者。
②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或其他肝硬变腹水
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磨粉,用小火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成人每次0.6~O.9克,隔日或隔2日服药1次,7~8次后停药1星期,以后视病情再服。若腹水巳退,可选用人参养荣丸等调理。曾试治20例,经服药5~36次不等,显效(腹水消失,健康改善,体力基本恢复)9例,好转(腹水显著减少,全身情况改善)9例,无效2例。治程中主要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经数小时后可自行消失;但亦有人观察到,一般服粉剂0.6克时药物反应都能耐受,如超过1.8克时,则反应增重,有恶寒、震颤、头昏、烦躁、口干,有时呈极度恐惧感。反应可持续2~6小时,如及时处理即可缓解。禁忌证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