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大全 >> 藁本 的功效与作用和药用价值介绍

藁本 的功效与作用和药用价值介绍

来源:互联网搜集 时间:2012-07-01 11:51 编辑:admin 手机版访问
导读:藁本 功效与作用,藁本藁本(《本经》)【异名】藁茇(《山海经》),鬼卿、地新(《本经》),山茝、蔚香(《广雅》),微茎(《别录》),藁板(《山东中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火藁本的根茎及根。【植物形态】......
藁本

藁本
(《本经》)

【异名】藁茇(《山海经》),鬼卿、地新(《本经》),山茝、蔚香(《广雅》),微茎(《别录》),藁板(《山东中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火藁本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①藁本,又名:山园荽(《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叶互生;基生叶三角形,长8~15厘米,2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3~4对,卵形,上面叶脉上有乳头状突起,边缘具不整齐的羽状深裂,先端渐尖;叶柄长9~20厘米;茎上部的叶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羽状细裂,远较伞梗为短;伞梗16~20个或更多;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小伞梗纤细,长不超过1厘米:小总苞线形或狭披针形,较小伞梗为短;花小,无花萼;花瓣5,白色,椭圆形至倒卵形,中央有短尖突起,向内折卷;雄蕊5,花丝细软,弯曲,花药椭圆形,2室,纵裂;花柱2,细软而反折,子房卵形,下位,2室。双悬果广卵形,无毛,分果具5条果棱,棱槽中各有3个油管,合生面有5个油管。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或润湿的水滩边。分布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东、云南等地。

②辽藁本,又名:家藁本、水藁本。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茎短。茎直立,通常单一,中空,表面具纵棱,常带紫色。基生叶在花期时雕落;茎生叶互生,在下部和中部的叶有长柄;叶片全形为广三角形,通常为3回3出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广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少数缺刻状牙齿,上面绿色,沿脉有细微的乳头突起,下面灰绿色;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鞘状,2回3出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少数,早落;伞梗6~19个;小总苞片锥形,10枚左右,花梗20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椭圆形;雄蕊5,较花瓣长,花药黑紫色;子房下位,花柱呈压扁的圆锥形。双悬果椭圆形,分果具5条果棱,果棱具狭翅,背棱棱槽中有油管1个,侧棱棱槽中有油管1~2个,合生面有油管2~4个。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林缘,以及多石砾的山坡林下。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等地。

③火藁本
形态与辽藁本相似,但根较粗大。叶为3~4回3出羽状细裂,裂片线形。无总苞或有1~2枚总苞,白色,披针形,比伞梗短,花药绛红色。果实油管在背棱上有1个,侧棱上有2个,接合面上2个。
分布东北地区。

【采集】春、秋采挖根茎及根,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药材】①藁本
又名:西芎藁本。为植物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多横向生长,长3~8厘米,直径0.7~3厘米。外皮棕褐色或棕黑色,皱缩有沟,纹。上侧具有数个较长的茎基残留,茎基中空有洞,表面具纵直沟纹。下侧着生多数支根和须根(商品多已除去),支根直径约1~5毫米,上有纵沟纹及点状突起的须根残痕,外皮易剥落。质硬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气芳香,味苦而辛。以身干、整齐、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湖北、湖南、四川。此外,陕西、山东等地亦产。

②北藁本
为植物辽藁本及火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根茎呈不规则的柱状或圆块状,常分歧,纵向及横向生长均有,长约1.5~6厘米,径0.5~1.5厘米;顶端有残留茎基,有时下陷呈空洞状;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密生细长弯曲的根,有突起的节及根痕。质轻,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状,黄白色至浅棕色,可见散生的棕色分泌腔,中央有髓。根长约1~5~10厘米,径约2~5毫米。表面有纵皱及横纹,并有须根痕,外皮易剥离;较难折断,断面中央无髓。气特异而芳香,味苦辛。以身子、整齐、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亦产。

某些地区作藁本入药的尚有下列几种:云南产的黄藁本为同属植物滇藁本的根。新疆所产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新疆藁本的根。江苏产的山藁本(又名:土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泽芹或骨缘当归的全草。

【化学成分】藁本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是3-丁基苯酞,蛇床酞内酯。辽藁本根含挥发油1.5%。泽芹鲜草含挥发油0.4%。

【药理作用】在试管内,15~30%藁本煎液对多种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除去残茎,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

①《本经》:\"辛,温。\"

②《药性论》:\"微温。\"

③《本草正》:\"味甘辛,性温。\"

【归经】入膀胱经。

①《珍珠囊》:\"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经。\"

②《本草求真》:\"入膀胱,兼入奇督。\"

【功用主治】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

①《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

②《别录》:\"辟雾露润泽;疗风邪嚲曳,金疮。\"

③《药性论》:\"治恶风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鼾疱。\"

④《日华子本草》:\"治病疾,并皮肤疵皯、酒齇、粉刺。\"

⑤《医学启源》:\"治头痛,胸痛,齿痛。\"

⑥李杲:\"治头面及遍身皮肤风湿。\"

⑦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⑧《纲目》:\"治痈疽,排脓内塞。\"

⑨《本草正》:\"疗风湿泄泻,风痫雾露瘴疫。\"

⑩《本草再新》:\"治风湿痛痒,头风目肿,泄泻疟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宜忌】血虚头痛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闾茹。\"

②《药性论》:\"畏青葙子。\"

③《本草经疏》:\"温病头痛,发热口渴或骨疼,及伤寒发于春夏,阳证头痛,产后血虚火炎头痛,皆不宜服。\"

【选方】①治寒邪郁于足太阳经,头痛及巅顶痛:藁本、川芎、细辛、葱头。煎服。(《广济方》)

②治一切风偏正头痛,鼻塞脑闷,大解伤寒及头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川芎、细辛、白芷甘草、藁本各等分。为末,每药四两,入煅了石膏末一斤,水和为丸,每一两作八丸。每服一丸,食后薄荷茶嚼下。(《普济方》白龙丸)

③治胃痉挛、腹痛:藁本五钱,苍术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④治疥癣:藁本煎汤浴之,及用浣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⑤干洗头屑: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掺发内,明早梳之,垢自去。(《便民图纂》)

⑥治鼻上面上赤:藁本研细末,先以皂角水擦动赤处,拭干,以冷水或蜜水调涂,干再用。(《鸡峰普济方》藁本散)

【临床应用】治疗神经性皮炎,用50%藁本注射液于病损处皮下注射。一般每个病损每周注射2次,每次5~10毫升;如病损较多,或范围较大,可每日轮流注射,以便每周内每个病损均能注射2次。每次注射后的晚间,局部可用热敷,避免形成硬结。经治139例,观察1~4个月,痊愈(皮疹全部消退,不痒)46例,显效(皮疹2/3以上消退,无明显痒感)44例,有效(皮疹部分消退,仍有一定痒感)4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5%(其中6例曾并用少量0.5%氢化可的松乳剂)。一般在注射2~4次后痒感减退,逐渐好转;病损较小者8~10次可痊愈,最多达20次。在治程中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个别有过敏现象,或出现荨麻疹样皮疹;有的注射部位发生肿胀疼痛,可对症处理。发生过敏者应停药。

【名家论述】①张元素:\"藁本,乃太阳经风药,其气雄壮,寒气郁于本经头痛必用之药,巅顶痛,非此不能治。与木香同用,治雾露之清邪中于上焦;与白芷同作面脂,既治风,又治湿,亦各从其类也。\"

②《本草汇言》:\"藁本,升阳而发散风湿,上通巅顶,下达肠胃之药也。其气辛香雄烈,能清上焦之邪,辟雾露之气,故治风头痛,寒气犯脑以连齿痛。又能利下焦之湿,消阴障之气,故兼治妇人阴中作痛,腹中急疾,疝瘕淋带,及老人风客于胃,久利不止。大抵辛温升散,祛风寒湿气于巨阳之经为专功,若利下寒湿之证,必兼下行之药为善。\"

③《本经逢原》:\"今人只知藁本为治颠顶头脑之药,而《本经》治妇人疝瘕,腹中急,阴中寒等证,皆大阳经寒湿为病,亦属客邪内犯之侯,故用藁本去风除湿,则中外之疾皆痊,岂特除风头痛而已哉。\"

④《本草求真》:\"藁本,书言能治胃风泄泻,又治粉刺酒齄,亦是风干太阳,连累而及,治则与之俱治,岂但治风头痛而已哉。或谓其性颇有类于芎藭,皆能以治头痛,然一主于肝胆,虽行头目,而不及于巅顶,一主太阳及督,虽其上下皆通,而不兼及肝胆之为异耳。\"

⑤《本草正义》:\"藁本味辛气温,上行升散,专主太阳太阴之寒风寒湿,而能疏达厥阴郁滞,功用与细辛、川芎、羌活近似。《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皆清阳不振,厥阴之气郁窒不伸为病,温以和之,升以举之,解结除寒,斯急痛可巳,疝瘕可除。而阴虚内热、肝络结滞之疝瘕急痛,非其治也。《别录》谓辟雾露润泽者,温升助阳,能胜寒湿,此即仲景所谓清邪中上之病,亦即经言阳中雾露之气也。又谓疗风邪嚲曳,则风寒袭络,而经掣不仁,步履无力之症,庶几近之,亦有阴虚无力,痿躄不用,而肢体嚲曳者,则更非风药所可妄试。\"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