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为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
别名:艾蒿、蕲艾、香艾。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干燥叶。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又产。以安徽、山东、湖南、湖北产量大。
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40~12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质硬,基部木质化,外披灰白色软毛,茎中部以上分枝。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枯萎,单叶,不规则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背面灰绿色,密披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片有时全缘,无柄,披针形。花序总序排列,顶生或多数的头状花序集合而成。瘦果长圆形。
性状鉴别:艾叶:多为皱缩破碎或少带短茎的叶片,表面灰绿色,背面灰白色,密布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断面有白绒毛,气清香味苦。
艾绒:系将艾叶捣碎成绒团状,灰绿色,质柔软而韧,用行捻之似棉絮。
艾条:系去净叶片之艾茎,圆柱形有纵沟,密布灰白色绒毛,有明显的互生叶痕,质坚韧,断面黄绿色,中央有白色髓。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水芹烯、侧柏醇、杜松油萜。
药理作用:温经而止血,散寒除湿镇痛。现证实其原理为:
1、止血。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较显著。
2、抗真菌。艾叶煎剂对皮肤癣菌有微弱的对抗作用。艾熏法对多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抗菌作用。
3、健胃。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但大量反会引起恶心、呕吐。
炮制:艾叶:生用或炒炭。艾条:切咀生用。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肝、脾、肾经。
功能:散寒温,理气血,暖子宫,止血。
主治:腹中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带下。
临床应用:常用于妇产科止血安胎。
1、治胎动不安,有下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流产),常配阿胶止血,四物汤(去川芎)调和血脉,再加桑寄生、黄芩、续断等加强安胎作用,方入胶艾四物汤加减。
2、治虚寒出血,尤其妇科崩漏、月经过多。艾叶炭作为辅助药,与血余炭、陈棕炭、侧柏叶等同用,再随证配补益药和收涩药。
3、治寒证腹痛,例如妇女经痛而见证属寒者,可用艾叶、香附辅助四物汤温经止痛(寒甚可加干姜、肉桂)。
4、治湿疹癣癞等皮肤病,内痈艾叶祛寒湿,常配蝉蜕、蒺藜、防风、黄芪等水煎服;外用则以艾叶30g、雄黄0.6g,硫磺0.6g,制成艾卷炙患部,或煎水熏洗,效果较好。
5、艾绒可作为温炙的材料用。
附:共叶和肉桂比较:1、两者都能治寒证腹痛(有时同用),但艾叶以祛寒逐湿见长,主治寒湿腹痛,阴虚而有伏热者也用,而肉桂温中助阳,主治虚寒腹痛,四肢冰凉,表现阳虚者则适宜,阴虚阳亦不足者亦用;2、艾叶能止血、调经、安胎,而肉桂能行血不能止血,能动胎不能安胎。
用量:3~15g,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胶艾四物汤加减:阿胶12g(溶化)、艾叶6g、当归9g、白芍4.5g、熟地12g、桑寄生18g、川断9g、菟丝子12g、白术12g、黄芪12g,水煎服。
注:家艾的原植物主要为艾,特点:叶片大而肥厚,清香味浓、艾绒多,质量好。野艾的原植物则有阿及艾,野艾,锡业艾等。特点是叶片小,瘦长而薄,清香味淡、艾绒少,质量较次。
热点排行
-
黑顺片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黑顺片是一味中药材,具有回阳救逆、补益阳气的功效!黑顺片各家论述有哪些 … [详情]
-
金线吊葫芦_金线吊葫芦的功效|功能主治 多年生蔓生藤本。块根形状多样,纺锤形、葫芦形、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棕褐色 … [详情]
-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元胡是一味中药材,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胃痛、痛经、跌打损 … [详情]
-
百步的功效与作用 百步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百步是一味中草药,有温润肺气,止咳,杀虫的功效,主治风寒咳嗽,百日咳, … [详情]
-
常用中药淫羊藿功效与作用 临床观察认为有兴奋性机能作用,但在实验上,结果不一致。有报告谓淫羊藿在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白开水是如何治病的 如果你心脏不好,可以养成睡前一杯水的习惯,这样可以预防容易发生在凌晨的 … [详情]
-
粽子很美味 但你真的吃对了吗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 … [详情]
-
手脚冰凉怎么办 不同体质如何调理 手脚冰凉怎么办呢?不同体质如何调理?有什么暖身的小技巧吗?和小编一起来 … [详情]
-
如何改善面色 中医食疗方让你的肌肤有光泽 胶芪枣汤 阿胶9克,黄芪18克,大枣10枚。先水煎黄芪、大枣,水沸1小时后取 … [详情]
-
葡萄也是有很多饮食禁忌 葡萄牛奶同食易腹泻 葡萄和牛奶不能同食。因为葡萄里含有果酸,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不仅影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