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大全 >> 榧螺

榧螺

来源:中药360 时间:2017-05-12 09:37 编辑:liuhaiqiu 手机版访问
导读:性状性状鉴别(1)伶鼬榧螺壳,贝壳呈筒状,高3.2-3.5cm,宽约为高的1/2。外表面淡黄色,体螺层表面有黄褐色锯齿状的花纹;...

   榧螺

  药材名称榧螺

  拼音Fěi Luó

  英文名snail shell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榧螺科动物伶鼬榧螺和红口榧螺的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Oliva mustelina(Lamarck)2.Oliva miniacea(Roding)[O.erythrostoma(Meuschen)]

  采收和储藏:在退潮时于海滩上掘取,捕得后,入沸水中烫死,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1.螺层约7层,缝合线呈沟状。壳顶稍尖,螺旋部甚短,体螺层显着膨大,高度约为螺旋部的20倍。壳表光滑,有瓷光,呈淡黄色(细长体色较深),饰有黄褐色锯齿状花纹,生长线细密。壳口窄长,前端较宽,壳口内面紫褐色,外唇较厚,全缘光滑;内唇薄,色较淡,上方略呈喙状突起,近前沟处具肋状皱襞。前沟短,后沟狭小。无厣。

  2.红口榧螺,贝壳呈筒状,质坚厚,一般壳高67-72mm,宽28-30mm,大者高可达80mm,螺层约8层,缝合线呈沟状。体螺层高度约为螺旋部的18倍。壳表色泽和花纹多变化,通常呈淡黄色或黄褐色,肖滑,有瓷光,有时微呈淡蓝绿色或有褐色斑点入斑块。别壳表全为黑褐色而无花纹,壳口狭5长,前部较宽,边缘色淡;内面为橘红色。外唇厚,略向内曲;内唇薄,近前沟处有较粗横肋,前沟宽短,后沟小,无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潮间带至潮下带40余米深的沙质海底,退潮后常潜入沙内。

  2.生活于潮下带水层的细沙质海底。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2.我国分布于南海。

  性状性状鉴别(1)伶鼬榧螺壳,贝壳呈筒状,高3.2-3.5cm,宽约为高的1/2。外表面淡黄色,体螺层表面有黄褐色锯齿状的花纹;内表面紫褐色。螺层约7层,缝合线呈沟状。螺旋部低而短,壳顶稍尖,很少破损,各螺层逐渐增长,至体螺层由骤然胀大,其高度约为壳塔高度的20倍。壳面滑如瓷,生长线密。体螺层前度有一带状横肋。壳口窄长,前端较宽。质厚,坚实。气微,味咸。

  (2)红口榧螺壳,贝壳较上种大,高约7.2cm,宽约3cm。表面多呈淡黄色,有时微呈淡蓝绿色。体螺层通常具有3条粟褐色横带及锯齿状或波纹状的花纹;极少数壳表面黑褐色,无花纹。螺层约8层,体螺层长大,其高度约为壳塔高的18倍,壳口狭长,前端较宽,边缘完整,色淡,内面橘红色。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清燥润肺。主高血压病;头晕;青盲内障;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50g。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清燥润肺,平肝潜阳。主治高血压,头晕,青盲内障、骨蒸劳热等。

  摘录《中华本草》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