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
高良姜高良姜别名:高凉姜、很姜、蛮姜、小良姜、海良姜
简介:根茎含有高良姜素、山柰、皮素、及挥发油。高良姜的辛辣成分为高良姜酚。
季节:夏、秋
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是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高良姜粥,高良姜散,高良姜香附茶,高良姜香附鸡肉汤,高良姜粥,高良姜猪脊骨粥,僵蚕高良姜茶,高良姜双乌暖胃酒。
高良姜是什么高良姜也叫风姜、小良姜、高凉姜、良姜等,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及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可入药,还可以作为调味剂使用与烹饪方面。该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广东和广西,通常生长于荒坡、灌木丛或疏林之中。
高良姜在我国古代的诸多药典如《本草纲目》及《中国药典》均有记载。而在《图经本草》中则对高良姜有更详细的记载:“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高良姜对人体造血机能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甘辣、清凉,除烦热、利津小便,通三焦团壅、塞气抗寒、散气之功效,且明目驱瘴。”其味辛,性温。有温胃散寒、行气、消食止痛之功效。主治脘腹寒痛、胃寒吐泻、消积食滞、消化不良等症。
高良姜属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状形,横生,棕红色,具节。茎丛生,直立。叶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渐窄,全缘,两面无毛。总状花序顶生,直立;花萼筒状,花冠管漏斗状,蒴果球形,不开裂,被绒毛,熟时橙红色。种子具假种皮,有钝棱角,棕色。花期4-9月,果期8-11月。
高良姜的药材性状
高良姜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
【高良姜】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1、高良姜健脾胃,宽噎膈,破冷癖,除瘴疟。《纲目》
2、高良姜治霍乱呕吐不止:高良姜(生锉)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枣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沉冷,顿服。(《圣济总录》冰壶汤)
3、高良姜治腹内久冷,胃气逆、呕吐。治风,破气,腹冷气痛;去风冷痹弱,疗下气冷逆冲心,腹痛、吐泻。《药性论》
4、高良姜下气,益声。煮作饮服之,止痢及霍乱。《本草拾遗》
5、高良姜治霍乱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两,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顿服。(《备急方》)
6、高良姜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病,宽胸下气,进美饮食,疗一切冷物所伤:良姜(去声)、干姜(炮)等分。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一丸,食后皮汤下。妊娠妇人忌服。(《局方》二姜丸)
7、高良姜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消宿食。《日华子本草》
8、良姜,寒疝小腹掣痛,须同茴香用之:产后下焦虚寒,瘀血不行,小腹结痛者加用之。《本经逢原》
9、良姜,止心中之痛,然亦必与苍术同用为妙,否则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去湿故耳。《本草新编》
10、高良姜治风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颊肿痛:良姜一块(约二寸),全蝎一枚(瓦上焙干)。上为末。以手指点药,如齿药用,须擦令热彻,须臾吐出少涎,以盐汤漱口。(《百一选方》逡巡散)
11、高良姜治寒疝湿痹。《广东中药》
12、高良姜治脚气欲吐,目卒赤,头痛,风冷痹痛。《本草求原》
13、高良姜治心脾痛: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调下。(《百一选方》)
14、高良姜治胃气疼,肚腹疼痛。《滇南本草》
15、高良姜温通脾胃。《珍珠囊》
16、高良姜去白睛翳膜,补肺气,益脾胃,元气。《食物本草》
17、高良姜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别录》
18、高良姜治心口一点痛,乃胃脘有滞或有虫,多因恼怒及受寒起,遂致终身不瘥: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洗七次,焙,研)。上二味,须要各焙、各研、各贮。如病因而得者,用高良姜二钱,香附末一钱;如病因怒而得者,用良姜一钱,香附末二钱,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一钱分,香附末一钱五分,以米饮汤加入姜汁一匙,盐一撮,为服之。(《良方集腋》良附丸)
19、高良姜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块,含之咽津,逡巡即瘥;若(口中)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为末,煎汤常饮之佳。《本草图经》
20、高良姜治诸寒疟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煅,留性,为末。每服三钱,雄猪胆一个,水一盏,温和胆汁调下。(《续本事方》)
21、高良姜治卒心腹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高良姜五两,厚朴二两,当归、桂心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服,若强人为二服,劣人分三服。(《千金方》高良姜汤)
高良姜的食用方法: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高良姜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高良姜主治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高良姜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
高良姜用药禁忌:
1、胃热者忌服。《云南中药志》
2、阴虚有热者忌服。
3、胃火作呕,伤暑霍乱,火热注泻,心虚痛,法咸忌之。《本草经疏》
高良姜粥1
功效:主治心腹冷气,往往结痛,或遇风寒及吃生冷即痛发动。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粳米2合,陈橘皮半分(汤浸,去白瓤,末)。
用法:以水3大盏,煎高良姜、陈橘皮,取汁1盏半,去滓,投米煮粥。空腹食之。
来源:《圣惠》卷九十六
高良姜粥2
功效:主治脾胃冷气,虚劳羸瘦,不能下食。
处方:高良姜3两(锉),羊脊骨1具(捶碎)。
用法:以水1斗,煮2味,取5升,去骨等,每取汁2大盏半,用米2合,入葱、椒、盐作粥食之;或以面煮(食不)饨作羹并得。
来源:《圣惠》卷九十七
高良姜粥3
功效:主治心腹冷结痛,或遇寒风及吃生冷即发动。霍乱,吐利腹痛。
处方:高良姜6分(锉),米3合。
用法:上以水2升,煎高良姜,取1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
来源:《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食医心鉴》
高良姜粥4
功效:主治老人冷气,心痛郁结,两胁胀满。
处方:高良姜2两(切,以水2升。煎取1升半汁),青粱米4合(研淘)。
用法用量:上以姜汁煮粥,空心食之,日1服。
来源:《养老奉亲》
高良姜散
功效:主治小儿冷伤,脾胃气不和,心腹痛,不欲饮食。
组成:高良姜1分(锉),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草豆蔻1分(去皮),当归1分(锉碎,微炒),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八十四。
高良姜香附茶
功效:温胃止痛。适用于慢性胃炎气滞胃痛患者。
材料:高良姜100克,香附200克,红糖适量。
制法:把高良姜、香附洗净,烘干后研成末。每10克为1包,加入适量红糖,装入滤纸包中。每次取1包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后饮用。
高良姜香附鸡肉汤
功效:行气疏肝、祛寒止痛,治溃疡病、肝气犯胃、寒邪犯胃、胃脘胀痛、时作时止、时有嗳气、呕吐。
材料:鸡肉250克,高良姜15克,香附?12克,红枣4枚。
做法:鸡肉切去肥脂,放入开水中焯过,吊干水。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高良姜汤
功效:温里散寒,下气行滞,主治心腹突然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
组成:高良姜15克厚朴6克当归桂心各9克
用法:上药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一日二次分服。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更服。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高良姜花椒粥
功效:暖胃散寒,温中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心腹冷痛,呕吐,呃逆,口吐清水,肠鸣腹泻等。
材料:干姜5片,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红糖15克
制作:将干姜、高良姜、花椒洗净,姜切成片,以白净的纱布袋盛之,与淘洗净的粳米同加清水煮沸,30分钟后取出药袋,煮制成粥。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长期服食可见效。
来源:《千家食疗妙方》
高良姜粥
功效:散寒止痛,健脾和胃,适用于老年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之胃脘隐痛或冷痛、喜温喜按、呕恶、大便溏薄等。
材料:高良姜15克,粳米100克。
制法:用水750毫升煎高良姜,煎至500毫升,去渣,入粳米,文火熬煮至米熟烂成粥。
高良姜粥
功效:主治心腹冷痛。
组成:高良姜15克(为末)粳米90克
用法:上药用水1.5升,煎高良姜至1升,去滓,下米煮粥食之。
来源:《饮膳正要》卷二。
高良姜猪脊骨粥
功效:主要治疗腰肌劳损寒湿型:腰痛、阴雨天受凉或劳累后加重,喜暖畏寒、重着乏力、不能直立、活动欠佳,苔白滑、脉弦细。
做法:高良姜10克,苡仁30克,生姜10片,杜仲10克,寄生20克,水煎去渣,再加猪脊骨250克,大米120克,煮粥调味服。
高良姜双乌暖胃酒
功效:温通经络、暖补脾胃,主治脾胃虚弱、精神疾乏。
配方:川乌(烧存性)、草乌(烧存性)、当归、黄连、生甘草、高良姜、陈皮各5克,烧酒5000毫升,甜酒2500毫升,红砂糖520克。
制法:将前7味捣碎,入布袋,待用;另将红砂糖,以水醋各半调匀,去渣,与药袋同置容器中,加入烧酒和甜酒,密封,浸泡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不拘时候,随量饮用。
来源:《药酒汇编》。
僵蚕高良姜茶
功效:祛风散寒,化痰止痛。
组成:白僵蚕(去丝、嘴)、高良姜等分。
制法:按原方用药比例,共研细末,混匀。每服取10——15克,加茶叶末6克,置保温瓶中,用沸开水适量冲泡,盖闷30分钟后,分2——3次代茶饮。每日1——2剂。
宜忌:非风寒所致者不宜用。
来源:《百一选方》
高良姜中药百科【中药名】高良姜 gaoliangjiang
【别名】小良姜、蛮姜、奇凉姜、良姜、佛手根、海良姜。
【英文名】Alpiniae Officmarum Rhizoma。
【来源】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根状茎圆柱形,直径1~1.5厘米,有节,节处具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芳香味。叶二列,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尾状,基部渐窄,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疏钝齿。叶鞘开放,抱茎,边缘膜质,叶舌长可达3厘米,膜质,渐尖,棕色。圆锥花序顶生,直立或略弯,长5~15厘米,花序轴被短毛,小苞片狭长圆形,宿存,花萼筒状,长7~15毫米,先端不均匀3浅裂,外面被短毛,花冠管长约1厘米,裂片3,矩圆形,外面被短毛,唇瓣长圆状匙形,浅红色,长2~2.5厘米,发育雄蕊1,长约1.6厘米,花丝线形,子房下位,卵圆形,被短毛,3室,花柱细长,柱头稍膨大,2唇形,棕色。蒴果球形,直径约1.2厘米,橘红色,种子具干燥的假种皮,有钝棱角,棕色。花期4~10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生于路旁、山坡草地。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广东有大量栽培。
【采收加工】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厘米,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归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温胃止呕,散寒止痛。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用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药理研究】具有抗菌、镇痛、抗胃溃疡、止泻、利胆作用;可延迟血栓的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低氧条件下的氧利用能力。
【化学成分】根茎含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还可能含有鼠李柠檬素及7-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又含挥发油。另含姜黄素、二氢姜黄素、六氢姜黄素、高良姜素、高良姜素-3-甲醚、丁香油酚、菜油固醇葡萄糖苷、豆固醇葡萄糖苷、姜黄素、二氢姜黄素、桂皮酸甲酯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有热者禁服。
【相关药方】
①治心脾痛:高良姜细锉,微炒,杵末。米饮调下3克。(《十全方》)
②治胃寒,饮食不化及呕吐翻胃:高良姜、陈皮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饮下一丸。(《卫生易简方》)
③治脾胃俱虚,胀满哕逆:高良姜、木香各捣罗为末。每服高良姜末3克,木香末1.5克。水一盏,同煎至七分,放温和渣徐呷。服不计时,勿用铁器煎。(《圣济总录》)
④治霍乱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150克,打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顿服。(《备急方》)
⑤治风寒湿气,腰脚疼痛:高良姜、防己等分为末,捣大蒜和为饼。按痛处,铺艾灸之,以痛至不痛,不痛至痛为度。(《外科大成》)
热点排行
- 黑顺片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黑顺片是一味中药材,具有回阳救逆、补益阳气的功效!黑顺片各家论述有哪些 … [详情]
- 金线吊葫芦_金线吊葫芦的功效|功能主治 多年生蔓生藤本。块根形状多样,纺锤形、葫芦形、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棕褐色 … [详情]
-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元胡是一味中药材,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胃痛、痛经、跌打损 … [详情]
- 百步的功效与作用 百步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百步是一味中草药,有温润肺气,止咳,杀虫的功效,主治风寒咳嗽,百日咳, … [详情]
- 常用中药淫羊藿功效与作用 临床观察认为有兴奋性机能作用,但在实验上,结果不一致。有报告谓淫羊藿在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呵护眼睛常饮菊花茶 喝菊花茶的禁忌 呵护眼睛常饮菊花茶?喝菊花茶的禁忌有哪些?哪些人不宜喝菊花茶呢?喝菊花 … [详情]
- 心绞痛的原因 心绞痛怎么办 水分的缺失与心绞痛的发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绞痛的类型分为哪些呢?是什 … [详情]
- 月经期间少吃生冷食物 月经期间的女性一定要注意皮肤的护理,在这个阶段之中女性应该减少对皮肤的 … [详情]
- 封闭性粉刺是怎么消除? 粉刺是了解一些的,但是封闭性粉刺是第一次听说,这跟平时常见的粉刺是有什 … [详情]
- 中医推荐神奇美容养颜食谱帮你打造无暇肌肤 苦瓜有“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的作用,而猪肉有补脾气、润肠胃、生津液、丰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