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名方 >> 中医对痰瘀认识的历史沿革

中医对痰瘀认识的历史沿革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6-01-26 09:52 编辑:admin 手机版访问
导读:1.1 中医对痰的认识 痰的理论溯源于《内经》,其时无痰饮之分,多称为“饮”、“积饮”、“汁沫”、“水”、“水湿”等。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太阳司天...

  1.1 中医对痰的认识 痰的理论溯源于《内经》,其时无痰饮之分,多称为“饮”、“积饮”、“汁沫”、“水”、“水湿”等。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蓄,中满不食。”至《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者”分“痰饮,溢饮,悬饮,支饮”四类,并提出“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本大法,奠定了痰证理论的基础。自朱丹溪又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临床上将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两大类,其形成原因多由于肺脾肾气化失常,津液不归正化,聚而成痰。其致病特点是:重浊黏滞,发病怪异,变化多端,易影响脏腑气血的升降运行而产生诸多疾病。

中医对痰瘀认识的历史沿革

  1.2 中医对瘀的认识 瘀,考《说文》曰:“瘀,积血也。”它既指血运失常和经脉中的凝血,也指离经之血凝结阻滞者。瘀血一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内经》称为“恶血”、“留血”、“凝血”。如《灵枢·百病始生》云:“湿气不行,凝血蓄里而不散。”瘀血的形成,由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于血脉,使血脉涩滞,或热邪煎灼津液,血液凝结;亦可由内外伤伤及血脉,恶血内留,以及患者体弱,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所致等。其致病特点由于瘀阻部位和形成瘀血原因不同而异。

  1.3 痰瘀互结致病 痰浊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由于生理上津血同源,相互滋生,从而决定了病理上因痰致瘀的相互交结的格局〔1〕。其产生都是以脏腑气机失调为先决条件,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旺则津自化,气滞则津聚为痰。气机的不畅均可导致痰瘀互结为病。虞天明在《医学正传》中对此病机的阐述更明了:“气行脉外,血行脉内,相并同源,寒与湿搏之,则凝涩而行迟,为不及;热与火搏之,则沸腾而行速,为太过也。气得邪而郁,隧道阻隔,或溢或结,积久渗出脉外,气为血之乱,此阳滞于阴也,百病皆由此。”

  2 小儿癫痫病因病机与痰瘀的关系 癫痫的发作病因颇多,归纳起来不外乎顽痰内伏、暴受惊恐、惊风频发、外伤血瘀等。但历代医家认为痰瘀与痫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朱丹溪指出:“痫证有五……无非痰涎壅滞,迷闷孔窍。”《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指出:“癫狂……乃气血凝滞脑气。”但细审之,小儿癫痫的发作多与其生理和病理特点有关。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在生理上有“二有余,三不足”之说,即心、肝常有余,肺、脾、肾不足〔2〕。《素问·六节藏象》云:“心为阳中之太阳。”就小儿而言,其体质特点为“阳常有余”,“心热为火同肝论”,所以在临床上心火易亢者多,心火亢盛,心神不宁,加之火盛烁津,炼液为痰,痰滞血涩,瘀阻不行,痰瘀互结,阻于心窍而致癫痫。小儿肝常有余,肝属风,若情志不舒,肝失其条达,郁而化火,极易聚津为痰,风邪与伏痰相搏,进而扰乱神明,闭塞经络,形成痰瘀互结,可继发癫痫。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禀赋不足,元阴匮乏,相火妄动,煎灼津液,可致痰津瘀阻,阴阳气血不相顺接,上逆窍道,发为癫痫。正如《血证论》所云:“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

  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协调于五脏六腑,如果脏腑气机逆乱,窍道不通,极易形成痰瘀互结。如上犯于脑,则会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等脑部功能失常的反应〔3〕。癫痫属于慢性脑部疾病,由于小儿时期的体质特点,以及心、肝、脾、肾等脏气不平,因此易有阴阳逆乱而发生癫痫。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