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养生法防燥症

养生法防燥症

来源:中药360 时间:2013-09-25 19:35 编辑:liuhailing 手机版访问
导读:秋季的保养应以防燥为中心,以润燥为大法,以“收”为主导。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由“生长”转向“收藏”的季节。入秋后,虽然暑热渐退,但主令的秋燥日益明显。不仅秋阳似火,而且秋风又性燥,易耗伤津液,使人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皮肤干裂、便干难解,甚则痔疮出血,或有咳嗽少痰、伴见血丝等症状,这便是中医所说的“秋燥”。所以,秋季的保养应以防燥为中心,以润燥为大法,以“收”为主导。

  顺应节气,以适秋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就是说,在秋季三个月,秋风清肃,万物收藏,人们的起居调摄应当与气候相适应,才能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民间说“春困秋乏”,秋季早睡,正符合人体需求,又有安睡的条件,天气凉爽,舒心爽身,经过一个少眠的夏天,正好借此补偿。

  秋季,为肺所主,而寅时(3~5时)正是肺气旺盛之时,早起晨练使肺气清,有益健康。但由于在秋季“收”的阶段,阴精阳气都处在收敛内养的状态,故运动养生也要顺应“养收”的原则,才能“不违天时”,使人长生。早晨锻炼,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尤其老人或体虚者切忌出汗,切忌耗散精气,宜收敛宁神,保守津液,待周身微热、尚未汗出即止,倘若有汗也是微汗即可。同时,晨起秋寒渐浓,亦当防凉保暖。总的原则是要顺应秋季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

  饮食有节,进补有道

  对于秋燥,一方面要进食甘润之品,以补肺润燥;另一方面注意不要进食辛辣烧烤上火之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酒等。烧烤一般以鸡肉、牛肉、羊肉等为原料,置于明火或微波炉内烧烤,由于这些食物本身性温,加上烹饪过程中食物水分散失较多,进食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唾液来参与消化。食入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的症状。为此,秋季最好忌食这些食物。当然,以少量的葱、姜、蒜作为调味品,或以性温的一些肉、禽类食物烧汤,并佐以一些如银耳之类滋阴润燥的食物,并不会加重秋燥。

  秋季进补,以治燥和补益为中心。在食补上,有许多当令之物可作为进补食疗的佳品。水果如秋梨、柿子、甘蔗、香蕉、荸荠、苹果等;食物如百合、萝卜、山药、莲藕、银耳、鸭肉等。或直接食用、或榨汁饮用,或煮粥、或炒菜,如荸荠豆浆饮、秋梨白藕汁、百合银耳羹、雪梨百合冰糖汤、山药粥、百合粥等。加入一些补益药品,变化就更加丰富。

  介绍几则自制饮品: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生津润燥;雪梨川贝饮(大雪梨一个、川贝1.5克、冰糖)润肺止咳;党参玉竹粥(党参、玉竹、大米)补中益气;燕窝洋参汤(燕窝、西洋参)滋阴润肺;莲子百合麦冬汤(莲子、百合、麦冬)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灵芝红枣乌鸡煲(灵芝、红枣、乌鸡)益精气、止咳喘、安心神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食补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效果也不错。而药补则需量体裁衣,对症选用,要因人、因地、因时而补;最贵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适合才是关键。此外,虽说秋季防燥,以润燥为应秋之治,但也有一些人因体质或疾病的影响而与常法有所差异,所以需要加以辨识,选取适宜的疗养之品。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