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医体质养生方法
同样是养生保养,为什么有些人见效很快,有些人却一点效果都没有?同样是进补,有些人补后精神百倍,而有些人却越补越虚?。其实,养生要因人而异!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9种不同的体质对应不同的调养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才能事半功倍。
1、平和质——维持平衡
你是最好的健康体质,只有32.75% 的人可以达到。你的肤色润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免疫力强、睡眠和消化都很好。你的养生重在维持,多吃一些温和的食物,保持现有习惯,避免调理不当。
食疗状元:生姜;生姜是一种发散性食物,可以达到沟通表里的作用,建议每天清晨喝1 杯红枣姜茶。
食疗榜眼:豌豆;豌豆有益脾和胃、生津止渴、疏通表里的作用,可以每周吃两次豌豆虾仁。
食疗探花:小米;小米入脾、胃、肾经,可以健脾和胃、滋阴养血,每天早晨最好喝一碗小米粥。
2、气虚质——益气健脾
因为元气不足,你会经常疲倦、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脉搏弱,并且不耐风寒,很容易感冒、肌肉松软。所以,益气是你最重要的调养密令。
食疗状元:红薯;红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有补益气力的功效。最好的食用方法是蒸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加点花样,例如芝士焗红薯。
食疗榜眼:胡萝卜;胡萝卜营养齐全,可以健脾和中、调节脾虚,益气效果相当显著。建议每天喝一碗胡萝卜粥。
食疗探花:牛肉;牛肉可以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气虚的人可以每周至少吃一次牛肉汤。
3、阳虚质——温补气血
因为体内缺少阳气,身体不暖,你会表现出一系列虚寒症状:例如血压、体温偏低、精神萎靡不振、手脚发凉。此时,补充阳气、为身体温补气血是调养重点。
食疗状元:羊肉;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中医认为可以补肾壮阳、暖中祛寒,阳虚的人可以每周喝一次羊肉豆腐汤。
食疗榜眼:茴香;茴香辛甘温,具有温阳补火和散寒理气的作用,可以自制五香粉,做菜时加一点,就成了药膳菜。
食疗探花:牡蛎;牡蛎具有温阳、止汗、化痰等多重功效,能改善手脚冰凉的现象,如果中午吃麦冬牡蛎烩饭,下午一定全身都暖暖的。
4、阴虚质——滋补肾阴
你经常手心脚心容易出汗、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眼睛干涩、睡眠差,有时眼花、眩晕耳鸣,这是阴虚型体质。调养身体,你需要补肾、滋阴。
食疗状元:甲鱼;甲鱼可以壮阳气,补益阴虚,可以做枸杞沙苑甲鱼汤,每月喝两次。
食疗榜眼:石榴;石榴味甘酸涩,生津止渴,有助于消化、缓解身体疲劳。
食疗探花:猕猴桃;猕猴桃性寒,可调理身体的阴虚现象,可以每天午餐后喝1杯猕猴桃姜汁饮。
5、血瘀质——活血化瘀
你比较瘦,容易出现痛经、脱发、健忘、面色晦暗、性格抑郁等状况。调养时要调整心绪,通畅血运,才能更健康。
食疗状元:山楂;山楂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经常吃一些用山楂做的小零食,例如山楂梨丝。
食疗榜眼:油菜;油菜能活血化瘀、健脾养胃、补血益气、解毒消肿,可以经常做油菜鲜藕竹笋汤食用。
食疗榜眼:苦丁茶;苦丁茶能生津、消食、化瘀,可以每天喝苦丁蜂蜜茶。
6、痰湿质——平衡脾胃
你有一点胖,腹部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眼泡微浮,多汗,容易困倦,很可能是痰湿体质。调理身体时,最重要的是调节脾胃功能。
食疗状元:白萝卜;白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痰湿体质的人可以经常做萝卜丝饼,当作主食食用。
食疗榜眼:丝瓜;丝瓜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对脾胃异常、身体水肿有相当好的调理作用,可以用生地焖丝瓜,每周吃两次。
食疗探花:蚕豆;蚕豆具有很好的收敛作用,益脾健胃,可以通便消肿、利湿化滞,建议每周喝一次冬瓜蚕豆汤。
热点排行
-
人到中年性福最重要 中老年性保健秘诀 性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下面是一套中老年性保健秘籍,主要根据中老年男性功能 … [详情]
-
吃枣的好处?吃枣要牢记6大宜5大忌 冬天很多女性都气血俩虚,需要进补,而红枣便是最好的进补食材。可是吃枣也 … [详情]
-
从手像看健康 老中医教你自测全身健康 手相如何看你的身体健康?相由身生,相随身变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彰显于外。身 … [详情]
-
女人床上功夫好不好 看这六大表现就可知道 在性生活中,高质量的性生活是与男女之间默契的配合密切相关的,而女性朋友 … [详情]
-
裸睡适合老年人吗 裸睡的好处 睡衣不宜过厚,即使是冬天,也应以轻薄柔软为佳。过厚的睡衣穿着不舒适,且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如何让你喝出红润好脸色 重新换上新鲜的水,放在乌鸡、花旗参、红枣、桂圆肉、姜片、枸杞,大火煮1 … [详情]
-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术是一味中药材,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的功效,主治脾胃气弱 … [详情]
-
川牛膝的功效作用 今天中药360为大家收集了有关川牛膝的功效作用方面的内容,让你对它有个深 … [详情]
-
小儿口疮是什么 治疗小儿口腔疾病有妙方 春季是口疮高发的季节,宝宝上火生病了,吃不好吃不下,那小儿口疮的病因是 … [详情]
-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偏方 中药需要辨证施治,因此,患者在使用上述药方前最好咨询医生看自己是否适合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