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漏芦的附方 漏芦的鉴别方法
【临床应用】
1. 用治疮痈初起,以及乳汁不下、乳房肿痛等症。本品苦寒,有清热解毒消痈的功效,对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常与连翘、大黄等配合应用;对于乳房红肿疼痛欲成痈肿者,常与瓜蒌、蒲公英、贝母等配合应用。本品且能通乳汁,与通草、王不留行等配伍,又可用于乳汁不下。
2. 用于各种肿瘤。
漏芦在临床上又可用于各种肿瘤。如用于肝肿瘤,常与半枝莲、半边莲、石见穿等配合应用。
【宜忌】
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孕妇忌服。
①《日华子本草》:"连翘为使。"
②《本草经疏》:"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
③《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鉴别要点】
祁州漏芦主要特征有四:一是根呈倒圆锥形,老根裂成较大的块片状;二是深棕色、极粗糙,有菱形网状裂纹;三是根头稍膨大,顶端有众多白色茸毛;四是质轻脆,断面有裂隙,气特异,有败油气,味微苦。
而禹州漏芦则为圆柱形、土棕色、具纵皱;根头稍膨大,顶端有许多棕丝状物,故有“漏芦戴斗笠”的俗谚;质坚韧,断面纤维状,有黄白色与黑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气无,味微涩。
【名典鉴别】
1.《神农本草经》:“漏芦味苦咸寒。主皮肤热、恶创、疽痔、下乳汁……一名野蓝。生山谷。”
2.梁·《名医别录》:“漏芦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3.陶弘景曰:“乔山应是黄帝所葬处,乃在上郡。今出近道。市人取苗用之。俗中取根名鹿骊根,苦酒摩以疗疮疥。”
4.唐·苏恭曰:“此药俗名荚蒿,茎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之荚,大如箸许,有四五瓣,七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蒿之类也。常用其茎叶及子,未见用根。其鹿骊,山南谓之木藜芦,有毒,非漏芦也。今人以马蓟似苦荚者为漏芦,亦非也。”
5.宋·苏颂曰:“今汴东州郡及秦、海州皆有之。旧说茎叶似白蒿,花黄有荚,茎若箸大,房类油麻而小。今诸郡所图上,惟单州者相差类。沂州者花叶颇似牡丹,秦州者花似单叶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千。海州者花紫碧,如单叶莲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如蔓青而细,又类葱本,黑色,淮甸人呼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虽别,而叶颇相类,其根生则肉白皮黑,干则黑如玄参,七八月采花阴干用。所说与秦州、海州所图漏芦花叶及根颇相近,然彼人但各漏芦,不曰飞廉也。”
6.明·李时珍曰:“按沈存中笔谈云:今方家所用漏芦乃飞廉也。飞廉一名漏芦,苗似苦芺,根如牛蒡绵头者是也。采时有根。今闽中所谓漏芦,茎如油麻,高六七寸,秋深枯黑如漆,采时用苗,乃真漏芦也。余见飞廉下。”
7.清·《本草从新》:“出闽中,茎如油麻。枯黑如漆者真。”
【快速鉴别】
1.祁州漏芦:根呈倒圆锥形,常折为数段,老根甚至裂成较大块片,K10~30cm,直径1~3cm。表面深棕色,极粗糙,外皮常剥落,并有不规则纵沟及菱形网状裂纹;根头部稍膨大,顶端常见白色光亮的丝状毛茸,偶见叶柄残基,近根头部有时可见裂洞;质轻脆,易折断,折断时皮部常与木部分离,断面呈不整齐片状,多数中央有星状裂隙,最外层深棕色,内侧为黄白色,靠近裂隙部亦为深棕色;气特异,具败油气,味微苦。
2.禹州漏芦:根呈长圆柱形,稍扭曲,长10~30cm,直径0.5~1.5cm,表面土棕色,具纵皱纹,根头部稍膨大,偶有分枝,顶端有许多棕色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载斗笠”之称;质稍坚韧,折断面粗纤维状,有灰白色与黄白色条纹,呈放射状间隔排列,无气,味微涩。
热点排行
-
黑顺片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黑顺片是一味中药材,具有回阳救逆、补益阳气的功效!黑顺片各家论述有哪些 … [详情]
-
金线吊葫芦_金线吊葫芦的功效|功能主治 多年生蔓生藤本。块根形状多样,纺锤形、葫芦形、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棕褐色 … [详情]
-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元胡是一味中药材,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胃痛、痛经、跌打损 … [详情]
-
百步的功效与作用 百步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百步是一味中草药,有温润肺气,止咳,杀虫的功效,主治风寒咳嗽,百日咳, … [详情]
-
常用中药淫羊藿功效与作用 临床观察认为有兴奋性机能作用,但在实验上,结果不一致。有报告谓淫羊藿在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6个饮食去皱技巧大揭秘 不同部位的去皱方法详解 皱纹的暗示:额头上的横向皱纹是一个人是否勤于思考的标志,如果前额上的皱 … [详情]
-
关于祛斑错误的妙招 你知道多少呢 很多女士在脸上刚刚出现色斑,还不是很重要的时候,不在意,在没有专业人员 … [详情]
-
蓝莓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蓝莓的食用禁忌 蓝莓中含有一种草酸盐的物质,它与钙质相冲突,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蓝莓不 … [详情]
-
火索麻的功效作用 火索麻行气止痛治慢性胃炎 灌木,高约2~3米;嫩枝被星状茸毛。叶互生,卵形,长10~12厘米,宽7~9厘 … [详情]
-
润肺的食物?木瓜雪耳猪骨汤清燥润肺 木瓜雪耳煲猪骨气味清润,具清燥润肺、健胃生津之功,为秋日家庭佐餐之老少 … [详情]